拼技术、拼韧性——挑灯夜战“特种出击”
2022-01-31 来源:皖工网     作者:李先超 吴小强 分享

1月27日深夜11时许,K8381次列车缓缓停靠合肥车辆段合肥运用车间整备线。

1月27日深夜11时许,K8381次列车缓缓停靠合肥车辆段合肥运用车间整备线。整备站场灯火通明,被誉为“特种部队”的专项修班组人员严阵以待。寒冷的冬夜、横飞的雨点、湿滑的路面,“特种队员”快速锁定各自目标进入“战斗”岗位。

这是一个只有13名成员组成的特殊班组,专门负责配属客车电气控制柜、电茶炉、车钩缓冲装置、电池箱、逆变器以及塞拉门等重要部件定期“深度保养”的重要职责。成员的学历都在大专以上、平均年龄38岁,每个人都能独当一面,他们有的能玩转高精尖设备、仪器,有的熟稔老旧设备的“痛点”,但都有着在任何情况下保质保量完成任务的坚韧。

微信图片_20220131095440.jpg

徐枭雄,负责车钩缓冲装置检修任务。只见他徒手卸下车钩钩舌,分解出钩腔内各配件在脚下依次整齐摆放,然后弓下身来逐一用头灯、量尺检查,看是否有裂纹、缺损等故障。确认配件良好后,随即擦拭、给油、组装、调整、测试开闭作用状态……在完成一系列作业程序后,徐枭雄全身已经被冰冷的雨水浸湿了,裸露在外的双手也冻得有些麻木。

吴小强,负责车上部控制柜检修,这是一件特别需要细心和耐性的工作。打开柜门,满眼是各色各种走向的电线和细小电气元件。他一根一根一点一点地测试,忽然发现主接触器一处接线端子松动、变色。若不及时处理,会造成主电路烧损,严重时还可能导致电气火灾!吴小强快速换上新端子,把隐患彻底消除。

微信图片_20220131095453.jpg

田志成,负责检修电池箱。作为有着20多年工龄的“老师傅”,即便是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他也能准确找到每颗连接线螺栓的位置。但见他半蹲在低矮的电池箱旁,上半身倾斜着,把头尽可能伸入电池箱与车厢底部的空隙,左手紧握着手电筒,右手将凝结成胶泥状的黄油、污垢从接线端部清理下来,再一个个断开接线,对每一块蓄电池进行状态、性能检查。

由于时间有限、任务细致繁琐,他们只顾埋头工作,偶尔用对讲机互相联系沟通进展。接近凌晨2点,“深度保养”工作才圆满完成。就像这样,他们白班、夜班联轴转,家住外地人员已近半个月没有回过家。截至春运第10天,这支“特种部队”已为11趟春运客车作完保养,发现处理故障100余件,200余台电茶炉彻底清洁无水垢。

编辑:汪毅

新闻图集
热点排行榜
公众号
扫码关注  手机浏览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