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豫联合印发方案 共绘毗邻地区合作新蓝图
2025-10-22 来源:皖工网     作者:本报记者 分享

皖豫联合印发方案 共绘毗邻地区合作新蓝图

皖豫联合印发方案 共绘毗邻地区合作新蓝图


本报讯  近日,安徽省政府办公厅与河南省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皖豫省际毗邻地区合作发展实施方案》,深化皖豫毗邻地区交流合作。《方案》明确,力争通过5年时间,省际毗邻地区基础设施实现便捷高效互联互通,产业集群基本形成,区域开放合作迈上新台阶,重点领域合作事项落地见效,探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区域合作创新经验,建设成为中部地区省际毗邻地区合作发展新样板。

《方案》从产业创新、基础设施、城乡融合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区域合作机制等5个方面提出18项具体举措。

《方案》要求,皖豫两省将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共建跨区域协同创新平台,鼓励组建创新联合体,围绕重点领域联合开展科技攻关,试点“飞地研发中心”等新模式,构建“基础研究——中试孵化——产业应用”全链条转化体系。深化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联动发展,共同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深化新能源产业合作,共同打造一批先进风电、光伏、新型储能、氢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产业集群。  

在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方面,将支持淮北、宿州、商丘、信阳合作开发淮海战役等红色文化资源,打造全国知名红色文化传承区;鼓励毗邻地区成立景区联盟,推动阜阳城市圈文旅联盟深化合作对接,打造一批淮河风情、故黄河生态、沉浸式演艺、度假休闲、药膳养生、文化寻根等精品主题旅游线路;支持亳州“世界中医药之都”、驻马店“中国药谷”合作共建,六安、信阳共同发展康养产业,做大做强药膳、酵素、保健品等产业链,丰富中医疗愈、运动康复、森林康养等业态。

针对省际交通瓶颈,《方案》提出将加强皖豫两省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路方面,将加快推进南京至信阳、和县至襄阳等高速公路和G344皖豫省界段等项目建设,开工建设亳州至郸城、徐州至商丘高速河南段等高速公路以及阜南与固始、淮滨间跨淮河、跨洪河大桥连接线工程等国省干线公路,开展阜阳至遂平、淮北至永城等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同时,深化交通领域电子证照共享互认,实现道路运输高频服务事项“跨省通办”。铁路通道建设将启动南阳经信阳至合肥、京港线阜阳至黄冈段高铁项目建设,协调推进三洋铁路建设,积极开展亳州至许昌等铁路研究,积极争取沿淮高铁、淮北至商丘(永城)铁路纳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有序推进跨区域城际铁路建设。水运领域将共建中部便捷出海水运通道,加快沱浍河、涡河航道整治和涡阳船闸改建等工程建设,开工建设沙颍河阜阳复线船闸,有序推进沙颍河“四升三”等航道前期工作,探索建立航道养护工作跨省对接机制,确保上下游航道及船闸畅通。

在城乡融合发展方面,《方案》提出支持阜阳与周边县共建阜阳城市圈,建立健全常态化区域合作会商机制,联动合肥、郑州都市圈。加快以县城为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一县一业”塑造特色产业集群,打造一批产城融合型中小城市,支持涡阳、蒙城、永城、固始、鹿邑、项城、郸城、临泉等大县强县建设中等城市。

粮食安全保障方面,将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先进农机农技应用,鼓励发展特色农产品,支持亳州、阜阳、商丘、周口、驻马店等地种植特色道地中药材,六安、信阳围绕茶叶、白鹅、林果等共塑大别山地理标志农产品。

乡村振兴领域将共同学好用活“千万工程”经验,推动省道、县道跨界互联互通,支持省际毗邻乡镇共同举办乡村运动会、市集、民俗活动等。水利建设方面,将加快淠史杭等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现代化改造,共同推进淮河流域平原洼地治理和跨省支流系统治理,有序实施引江济淮二期工程。

生态建设保护方面,将加强淮河流域跨界水污染联防联控,谋划沙颍河、涡河、黑茨河等淮河干支流水系生态廊道建设,探索建立淮河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皖豫两省将共同建立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支持界首、太和、沈丘、项城合作发展新能源循环经济产业,濉溪、永城合作发展铝基新材料静脉产业。积极发展以竹代塑等绿色低碳产业,培育和发展林业新质生产力,推动六安、信阳共建碳汇经济试验区。

《方案》还提出,两省将建立区域结对合作机制,支持合肥、芜湖、郑州、洛阳等地国家级开发区与毗邻地区开发区开展“总部+基地”、“研发+生产”、“生产+服务”等协作,带动毗邻地区开发区提档升级,支持六安、信阳等大别山革命老区城市一体化协同高质量发展。

编辑:刘艳玲

新闻图集
热点排行榜
公众号
扫码关注  手机浏览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