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说法丨最高法新规落地 竞业限制裁判迎来三大变化
2025-10-13 来源:     作者:胡敏 分享

律师说法丨最高法新规落地 竞业限制裁判迎来三大变化

最高法新规落地 竞业限制裁判迎来三大变化

2025年9月1日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二)》(以下简称“《解释二》”)开始施行。《解释二》共计21条,其中第13条、第14条、第15条是关于竞业限制的规定。那么,在《解释二》实施后,竞业限制案件裁判口径会带来哪些变化?本期《律师说法》邀请安徽省总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员、安徽省职工维权顾问团律师胡敏以案说法,逐一说明。

变化一:明确允许约定在职竞业限制

【案例】

张三是单位的研发人员,单位与其签订了竞业限制协议,协议约定:在职期间以及离职后2年内,张三不能到与单位有竞争关系的同行业工作,也不能自营与单位相关的业务;协议约定了离职后,单位按月支付竞业限制经济补偿,但没有约定在职期间竞业限制的经济补偿。张三对此表示疑惑:可以约定在职期间竞业限制吗?在职竞业限制不需要向劳动者按照月支付经济补偿吗?

【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对于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单位可以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即: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后,劳动者不得到与本单位生产或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这里的竞业限制是指“离职竞业限制”。劳动者在职期间,单位能否与其约定“在职竞业限制”呢?《解释二》第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与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约定在职期间竞业限制条款,劳动者以不得约定在职期间竞业限制、未支付经济补偿为由请求确认竞业限制条款无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据此,用人单位可以与负有义务的劳动者约定在职竞业限制。

对于离职竞业限制的经济补偿,法律有其严格的规定,若因用人单位原因有3个月未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劳动者可以单方解除竞业限制。那么,在职竞业限制用人单位需要按月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吗?《解释二》第十四条同时明确,劳动者以用人单位未支付经济补偿,请求确认竞业限制无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在职竞业限制单位无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因此,单位可以与张三约定在职竞业限制,且不需要支付在职竞业限制的经济补偿。

变化二:对滥用竞业限制的行为作出规制

【案例】

张三是A单位的保洁人员,A单位与张三签订了竞业限制协议。张三为了多挣些钱补贴家用,兼职在B单位做保洁。A单位发现后,以张三违反竞业限制为由,要求张三承担违约责任。张三觉得委屈,保洁做个兼职,还违反竞业限制义务?

【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竞业限制约定的对象是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具体为三类人员: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实务中,有些用人单位利用自己的强势地位,不区分是否属于保密人员,全员签订竞业限制协议。对于这种滥用权利的行为,《解释二》第十三条第一款规定:“劳动者未知悉、接触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劳动者请求确认竞业限制条款不生效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据此,不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即便与其签订了竞业限制协议,协议也并不生效。

本案张三仅是一名保洁,显然不属于保密人员,若单位无法有效举证张三属于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那么,双方签订的竞业限制协议并不生效,张三也无需承担违约责任。

实务中,有些单位与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签订竞业限制协议,肆意扩大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比如:张三是某数控机加工单位的一般技术人员,单位的业务也仅辐射在某市范围,单位与张三签订竞业限制协议,要求竞业限制地域是“全中国”,要求竞业限制范围是“数控机加工”的所有上下游单位,这种约定是否有效呢?《解释二》第十三条第二款规定:“竞业限制条款约定的竞业限制范围、地域、期限等内容与劳动者知悉、接触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不相适应,劳动者请求确认竞业限制条款超过合理比例部分无效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根据该“合理比例”原则,单位与张三签订的超范围、超地域的部分应是无效约定。

变化三:明确允许约定返还经济补偿

【案例】

张三是A单位的研发人员,A单位与张三签订了竞业限制协议,协议约定若张三违反竞业限制,要返还已经支付的经济补偿,还要按规定支付违约金。张三刚刚离职,就被A单位的竞争对手B公司高薪聘用。后A单位要求张三返还已支付的经济补偿、支付违约金,并要求继续履行竞业限制义务。张三觉得委屈,认为已经支付了违约金,就不需要返还经济补偿了。

【解析】

在《解释二》之前,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的,是否需要按照约定返还单位已经支付的经济补偿,并未有统一的规定。《解释二》第十五条规定,“劳动者违反有效的竞业限制约定,用人单位请求劳动者按照约定返还已经支付的经济补偿并支付违约金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据此,竞业限制协议中可以约定“返还已经支付的经济补偿”,且返还经济补偿与支付违约金两者可以同时并存。实务中,劳动者“雪藏”自己违反竞业限制的案件频频发生,新规强化了法律责任,意在督促劳动者诚信履行竞业限制协议。

 

编辑:余珊珊

新闻图集
热点排行榜
公众号
扫码关注  手机浏览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