淠河湾畔好风光
日前,我随采风团前往寿县偏远乡村,探寻和美乡村建设成果。清晨7点从淮南出发,两个多小时后,我们抵达了目的地。
简单接待与乡情汇报后,乡纪委王书记用一连串数字让我们惊叹,随后他爽快地说:“走,带大家去金沙滩看看!”这位年逾四十、清瘦朴实的乡镇干部,行事雷厉风行。
我们乘车穿过宁静村庄、越过纵横河渠,沿途整洁平坦的沥青路蜿蜒伸展,道路两旁树木郁郁葱葱。不久,汽车停在河堤下,眼前一片金黄的沙地从河床向河堤肆意铺展,这里便是位于寿县西南、距县城50多公里的张李乡淠河湾金沙滩——安徽省最大的河滩沙地。
淠河自南向北奔腾,在张李乡拐了个弯,似乎放慢了脚步。夏季汛期,河水漫过河滩,退去后泥沙沉积。淠河上游多山地丘陵,河水含沙量大,年复一年,形成了面积达17.9平方公里、黄沙资源储量400亿吨的大沙地,合肥天鹅湖、淮南中央公园等地的沙子都来源于此。在张李乡人眼中,淠河是孕育他们的母亲河,更是带来财富的财源河。
然而多年前,这里却是“风沙滩”。狂风呼啸,沙尘漫天,车辆易陷沙窝,庄稼难生长,村民苦不堪言。为保护沙滩、造福百姓,张李乡政府动员村民义务植树。如今,政府零投入下,一个上规模的森林公园出现在百姓家门口。夏日里,这里绿树成荫,空气清新,是休闲纳凉的绝佳之地。
细软的沙滩金光闪烁,葱郁的森林似绿色海洋,清澈的淠河波光粼粼,三者相互映衬,构成如诗的画卷,吸引大批游客。前年三月,百名记者到此,被美景陶醉,脱口而出“啊,三亚!”“啊,马尔代夫!”从此,张李乡有了“小三亚”“安徽马尔代夫”的美称。
近年来,张李乡党委、政府充分利用淠河湾旅游资源,打造“养生福地淠河湾”,构建“望得见山水、留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他们科学规划,划分潜水区与亲子活动区,打造免费开放、安全有趣的亲水乐园;开辟沙滩露营地;建设汽车、摩托车等运动基地。同时,定期举办“汽车越野英雄会”“沙滩音乐节”“清凉一夏篝火晚会”等活动,乡村旅游迅速火了起来。
离开金沙滩,我们走进百年板栗林。数百棵板栗树粗壮旺盛,树龄久远。王书记介绍,这些树都有百年历史,张李人世世代代受益。大家纷纷抚摸树干、拍照留念。王书记还讲了夏天抓“马猴”(知了)的事:在树干上裹上光滑的胶带,“马猴”爬不上去只能掉落在地上,便于捕捉。因板栗树多,“马猴”也多,张李乡兴起“马猴经济”。
以前,当地就业机会有限,村民大多外出打工,引发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社会问题。人们渴望在家门口就业。“饺欢天”食品加工厂的出现,实现了村民的愿望。该厂有300多名工人、30家直销门店,提升农产品附加值,解决大量村民就业问题。张李乡的“爱社羽绒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寿州鹅”羽绒被,也吸纳部分村民就业。如今,张李乡流传“带好孩子种好田,一天能挣200元”的佳话,农民生活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王书记还告诉我们,张李乡淠河湾是养生、生态福地,也是百岁老人群居地,更是人才辈出的院士之乡,中国科学院院士卞修武、中国工程院院士范先群都从这里走出,激励着一代代张李人奋发图强。
霞光满天,鸟儿归林,我们不舍地告别这个充满魅力的和美乡村。寿县张李乡挖掘乡村魅力,发展旅游业,打造乡村品牌,走出特色乡村振兴之路,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让村民过上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