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人家
一户寻常村居人家,房梁之上,悬着一方燕子衔泥筑就的巢。燕子的巢朴素而精致,留着燕子的尖喙一点一点涂抹、垒砌的痕迹。
檐下坐着爷孙俩。开春后父母便外出务工,爷爷独自守着老屋。孙子在县城读书,得了高校的录取通知书,立刻赶回乡下来陪爷爷。
孙子的目光被梁上的燕巢所吸引,饶有兴致。爷爷就打开话匣,讲起燕子的故事:春日里一对燕子绕着屋梁盘旋,细细打量这厅堂,便认下了这里为家。它们穿梭于田野与屋舍之间,衔着新泥筑起巢穴。新巢落定,家里整日充满了欢喜的呢喃。再过些日子,巢口竟然探出几个毛茸茸的小脑袋来,嫩黄的小嘴张得圆圆的,发出细碎又急切的啾鸣。
“那是小燕子饿了吗?”孙子问。爷爷抬眼望着头顶这小小的生命摇篮,眼角漾开一缕笑意:“在外奔波的老燕子啊,总能把吃食及时地衔回来,喂进那些嗷嗷待哺的小嘴里。”
孙子立时便喜欢上了这梁上的燕子之家。他好奇:“燕子怎么就选中了爷爷这儿安家呢?”爷爷道:“你看咱家前庭后院,草木丰茂,爱花惜草的人家,燕子自然也喜欢。再看屋里虽简陋,却处处齐整,桌椅板凳,一尘不染。燕子有灵性,知道这是善待生灵、洁净好客的人家。”
孙子又追着问:“村子里这样的人家也不少啊,燕子怎么就选我们家?”
爷爷挠挠头,环顾四周,目光落在满墙的奖状上,笑意更深:“瞧这满墙的荣誉,都是你从幼儿园到高中获得的。燕子一看就明白,这是知书达理、积善积德的读书人家。”
孙子被夸得脸红,直嚷:“爷爷诓我!爷爷诓我!”他眼珠一转,想要“反击”爷爷:“莫不是爷爷像哄我似的,把燕子也哄来了?”
爷爷静默片刻,大手轻轻抚过孙儿的头顶,目光投向厅堂正墙上的那副对联。他语重心长地说:“燕子这灵性的小东西,岂是哄得来的?你看这对联‘文章旧有天台赋,韬略常传武子书’,古时《天台赋》的文采,《孙子兵法》的智谋,也是我们耕读人家对文韬武略的向往。我常念出声来,念给自己听,也念给梁上的燕子听。”他顿了顿,望着那燕巢:“我不哄燕子,倒盼着燕子懂得这对联,像盼着我孙儿懂得一样。燕子真懂了,怕是要把天下有书香的村舍,都认作故园呢。”
日落西山,月亮升起来了,爷孙俩还有说不完的话。巢中的燕子也在叽叽喳喳地应和着。这声音融入了村舍的草木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