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香一瓣】老“实”匠
2025-08-24 来源:     作者:杨祖友 分享

【心香一瓣】老“实”匠

老“实”匠

 

  他姓张,出身于石匠世家,是入赘我们村的上门女婿。年纪不大,手艺却极为精湛,人称老石匠。又因他为人憨厚,做事实在,“实”与“石”同音,大家便都叫他老“实”匠。
       印象里,老“实”匠中等身材,面色黝黑如炭,浑身肌肉结实。他总是背着个装满雕石工具的帆布包,穿梭于村中。张家要凿门槛、王家要打石磨、李家要制猪槽,都会找他,老“实”匠在村里极受欢迎。
       至今,我仍清晰记得他帮人加工门槛石的流程。选石是出好活的基础。那年盛夏,他随主人到后山石塘口挑门槛石。石头的宽度、厚度要合适,不能有夹层,需是天青色、石质致密、纹理均匀且无线条状杂质。他蹲在石塘中,反复查看、触摸、叩击每一块石头,仔细甄别。
       几位壮汉把选好的石材抬到村口大柳树下。张师傅用弹墨线和墨尺在石头上做好标记后,脱掉上衣,将粗布巾束在腰间,往手心吐两口唾沫,左手握稳锥形大凿,右手高高抡起铁锤。“当”的一声,雕刻门槛的第一道工序——清除边角料开始了。那时按日头算工钱,张师傅却对自己工期赶得很紧,每天早出晚归。他说:“攒自己的活,赚良心钱。”
       在老“实”匠黝黑粗壮的胳膊无数次挥起落下、铁锤连续敲击中,门槛基本轮廓逐渐显现,接着进入第二道程序——磨平。“嘶、嘶、嘶”,用扁平凿子在凹凸不平的石面上来回打磨,“呼、呼、呼”,张师傅边吹去石粉,边用手感知打磨效果。
        不久,一块棱角分明、清澈温润、平整如镜的门槛石呈现在眼前。张师傅又用斧头轻削,在镜面上刻出一道道细密的石纹。我正惋惜,他解释道:“门槛常有人走,刻条纹是为防滑,再好看的东西都要为人所用,否则就没价值。”
       石器看似坚硬,实则易损。像石磨,用段时间齿槽变浅,影响磨的效果,张师傅会主动上门免费翻新磨盘。
       村东有座小木桥,是村里与外界的唯一通道。那年桥被山洪冲毁,正在外地干活的老“实”匠闻讯后,带上工具迅速赶回,要在原址建石桥。在乡亲们的帮助下,他头顶烈日,起早贪黑地挖石、运石、凿石、拼石、垒石。
       没过几年,加工石器的机械出现,老“实”匠的身影渐渐少见,直至消失。一晃数十年过去,村里人常忆起他的能干与厚道,念叨最多的话便是:“那座石桥还是老‘实’匠修的。”
 

编辑:胡茂勇

新闻图集
热点排行榜
公众号
扫码关注  手机浏览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