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下的劳动者|“站在光里的都是英雄”
2025-07-30 来源:安徽工人日报     作者:赵靖元 分享

高温下的劳动者|“站在光里的都是英雄”

“站在光里的都是英雄”

七月的宣城,热浪翻滚,这是铁路线路工一年之中最难熬的季节。为避开一天中最毒辣的日头,他们的作业时间大都选在清晨或夜晚。

凌晨4:00,床头的闹铃骤然响起。国铁上海局芜湖工务段线路重点维修车间维修三工区副工长赵靖元摸索着手机关掉闹铃,借着窗外微弱的光穿上拖鞋,蹑手蹑脚走进卫生间洗漱。刚抹了把脸,同屋小伙子的手机铃声便炸裂般响起。他匆匆洗漱后,把位置让给同事。4:30,工程车的启动声响划破夜色,众人驱车驶向宣城市郊的建国站。抵达时,初升的朝阳已将天边烧得通红。

当天的任务是清筛轨道下方的脏污石砟。作业时间从5:50到9:20。施工伊始,朝霞尚在天边铺展,工人们的后背却早已被汗水浸透。小伙子们用防晒面巾遮住脸颊;老同志们的脸庞经过几十年风刀霜剑、烈日炙烤,黝黑发亮。7:00,清筛工作结束。一直紧张忙碌的工友们,趁着卸砟作业(补充铁路路基的碎石)间隙,站在路肩上大口灌水,滋润那渴得冒烟的喉咙。卸砟完毕,挖掘机吊起机械开始线路养护。赵靖元则带着几名工人紧随其后,进行调整钢轨方向作业。

8点钟,阳光早已褪去朝霞的绚烂,只剩下刺眼的白光,晃得人睁不开眼。赵靖元眯起眼睛,努力辨识钢轨的方向,作业激起的尘土混杂着强光,经过暴晒,道床表面蒸腾起一层薄烟,视线变得更加模糊。为了看得更清楚些,他又蹲下身子贴近钢轨,一股热浪从晒得滚烫的钢轨上袭来。汗水顺着安全帽檐滚落,猝不及防地渗入他的眼角,一阵火辣辣的刺痛袭来。

离线路开通还剩半小时,赵靖元抬起胳膊用袖子狠狠抹了把额头的汗,抓紧拨好最后一撬,撤出线路,让电务师傅们上道调试信号设备。站在路肩喝水的瞬间,防护员的汇报声传来:“作业后轨温,50.6摄氏度!”难怪钢轨都晒得“冒烟”了!

夜晚干活虽无白日的蒸腾暑气,却自有其难熬之处。建国站的夜间施工从晚上7:00持续到10:30。线路工们趁着日落前的微光,争分夺秒进行清筛作业。栅栏网外是大片农田,没有建筑物的遮挡,微风掠过田野,送来些许清凉,体感确实比白天舒适些。天色渐暗,车站两端的照明灯“刷”地亮起,连同挖掘机的大灯、路肩上摆放的照明灯,瞬间将现场点亮。作业人员纷纷打开头灯,一道道雪亮的光束点亮漆黑的夜空,施工现场也随之喧腾起来。

赵靖元的任务仍是调整钢轨方向。没了白昼烈日的刺目,夜晚的光线不足却带来了新的困扰。他掏出手电筒,对准钢轨补光,轨面才变得清晰起来。在照明灯强烈的光束下,前方几名工人同时扬起手中的拨道器,奋力“塞”入钢轨下方。他们用力时胳膊上隆起的肌肉、暴起的青筋,以及被甩出身体的汗珠,在光线的勾勒下,轮廓分明,充满力量。那一刻,劳动者的身影,便是最动人的雕塑!

然而,光亮带来的不仅仅是施工的便利,还引来了田野里蛰伏的蚊虫大军。它们向人们发起猛烈进攻。尽管喷了驱蚊水,但淋漓的汗水早已将其效用发挥殆尽。施工现场如火如荼,谁也顾不上蚊虫的疯狂叮咬,只是操起各自的工具,埋头加快作业进度。

晚上10:30,施工结束。一部分职工撤出现场,另一部分职工需待命,准备再次进行巡查。等到全部作业完成,回到驻地宾馆,时针往往已指向次日凌晨。

白天,他们在灼目的烈日下挥汗如雨;夜晚,又在刺眼的灯光中挑灯鏖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站在光里的线路工们——都是英雄!

 

 

编辑:徐晓东

新闻图集
热点排行榜
公众号
扫码关注  手机浏览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