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事就吃溜溜梅”——12年前这句魔性广告语让溜溜梅从区域品牌一跃成为国民零食。如今,在安徽芜湖的青山绿水间,这颗承载着7000年历史的青梅正悄然“溜”向全球消费者,更“溜”出了乡村振兴的致富密码。
日前,记者跟随“活力中国调研行”安徽主题采访团走进溜溜果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现这颗传承7000年历史的中国青梅,曾经的休闲零食蜕变成贯通三产、远销30多个国家的“金果子”。
走进企业展区,创新产品令人眼前一亮:添加电解质的冰沙梅冻在夏日带来清凉,富含膳食纤维的黑咖西梅成为健身新宠,鲜脆爆汁的脆青梅保留着枝头风味。“我们一直致力于研发新产品,以满足消费者对品质、多样化、健康化的消费需求。”集团董事长杨帆拿起一包梅冻说道,“我们坚持选用天然食材、零添加,让消费者吃得开心、吃得安心。”2024年,溜溜果园集团在中国果类零食行业的零售额排名第一。
溜溜果园多年来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与各科研院校合作,建立“青梅产业研究院”,持续开展青梅等特色水果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推动青梅产业精深加工和健康食品品类科研创新。目前已构建青梅饮品、青梅调味品、青梅功能性大健康产品孵化体系。
该公司还对青梅产品生产线进行全面智能化数字化升级改造,推出了梅冻、梅酒等多种畅销品牌,建成了年产值超10亿元的天然梅冻科技工厂。
从古人的“望梅止渴”到今朝的“种梅致富”,“一年卖出20亿颗”的青梅,成为了芜湖繁昌区乡村振兴的动力引擎。繁昌区将青梅产业发展作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积极支持溜溜果园集团做大做强。
区政府推出“龙头企业+种植大户+农户”模式,扩大种植规模。“我们采取‘五统一’政策,即统一供苗、统一技术培训、统一农资规范、统一保价收购、统一农金服务。”杨帆介绍,这一模式既保障了原料的稳定供应,又让农户吃下“定心丸”。
据悉,溜溜果园在福建、广东、安徽等全国八大青梅产区推广种植青梅,种植面积30多万亩,总产值近200亿元。而目前全区青梅种植面积超2万亩,农户亩均增收可达3000元至5000元,预计全产业链产值可达20亿元。曾经的荒坡荒山披上绿装,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双赢。
这颗青梅的辐射效应还在持续扩大。当地投入3000多万元用于绿色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专项奖补,带动农民就业1.2万人次;总投资4.52亿元的青梅小镇正在建设中,将打造三产融合发展的生态综合体;每年举办的“66青梅节”吸引数万游客;7000万元改造的青梅大道成为产业发展的“快车道”。
从农户采摘的第一筐青梅,到生产线上的智能加工,再到全球消费者的手中,这颗青梅串起的不仅是产业链,更是一条共富路——在芜湖繁昌,传统农品焕发新生,美丽乡村照进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