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风皖韵】走进六尺巷
2025-07-13 来源:     作者:欧阳健子 分享

【徽风皖韵】走进六尺巷

走进六尺巷

夏日的一个周日,我怀揣着无比虔敬之心,缓缓踏入六尺巷。穿过那座庄重古朴的“懿德流芳”牌坊,演绎着动人故事的照壁便如一幅历史画卷般,映入我的眼帘。每一次凝视这面照壁,敬意便如潺潺溪流,在心底悄然流淌。

   照壁后,刻有张英让墙诗的太湖石旁,一群在合肥研学的初中生正在合影。领唱女生带着大家齐唱《六尺巷》歌,歌声悠扬。交谈得知,他们昨日去了包公祠,今日来到六尺巷,深受礼让故事感染。其中两个曾闹别扭、打架的男生,听了故事后主动道歉,手牵手走过六尺巷。这便是六尺巷故事在孩子心中引发的奇妙回响。

   我怀着更为虔诚的心,再次走进六尺巷。每一步踏在那圆润的鹅卵石上,仿佛都能感受到时光的齿轮在缓缓转动,带我穿越回那个久远的年代。思绪飘回到康熙年间,张英的府第与吴家相邻,两家因盖房之事起了纠纷。张英得知后,回诗让家人退让三尺。吴家被张家的礼让之举深深感动,也主动退让三尺。于是,一条宽阔的六尺巷便诞生了。这一动人的故事被记录在《旧闻随笔》中,张吴两家的礼让,不仅化解了矛盾,更为后世留下了社会治理的智慧与宝贵的文化基因,如同一颗璀璨的星辰,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很快,我走到了六尺巷的东边。夏日的阳光洒下,游客们如织般穿梭其中,大家相互礼让,脸上洋溢着友善的笑容。牌坊上“礼让”二字,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仿佛具有一种穿透时空的力量,直抵人们的心灵深处,照亮了每一个角落。

   张吴二府仿古修建,景致怡人,飞檐斗拱间尽显古韵。与它们相比,六尺巷更显古朴简拙。它虽只是桐城古城这只“金龟”背甲上的一条细纹,却因张吴让墙这一感人至深的故事,成为了天下最宽广的精神巷道与文化地标。

   如今,六尺巷仿佛依旧回响着送书的马蹄声,那清脆的声响,仿佛是历史的回音;浮现着两家握手言和的温馨场景,那温暖的画面,如同冬日里的暖阳。张英身为高官,却率先垂范,不以权谋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礼让的真谛。他的家训《聪训斋语》如同一盏智慧之灯,散发着璀璨的光芒,启迪着一代又一代的后人。倘若人人都能拥有一颗包容礼让之心,世间将变得无比和谐美好,宛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我缓缓穿巷而过,心胸豁然,六尺巷已成为礼让包容的丰碑。

   在六尺巷东边“礼让”牌坊的斜对面,是六尺巷调解工作室。工作室的主人张耘是张英的第十二世孙,他作为社区书记,深知六尺巷文化的内涵与价值。他巧妙地运用礼让故事来调解纠纷,创新基层治理方法,营造出和善的民风。他还积极组建志愿讲解队,将六尺巷文化传播到每一个角落。新年伊始,他凭借着自己的努力与奉献,被评为“中国好人”,成为了人们学习的榜样。

   夏日阳光轻柔地洒在六尺巷,也洒进人们心田。

编辑:胡茂勇

新闻图集
热点排行榜
公众号
扫码关注  手机浏览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