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全面提升政务服务环境建设水平
本报讯 记者从安徽省政府新闻办13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省将围绕《创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对标提升举措(2025版)》,从企业和群众视角出发,注重改革引领和数字赋能双向驱动,持续提升企业和群众办事满意度、获得感。
近年来,我省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助力创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省一单”持续扩面,2700个事项在省内同一层级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在此基础上实现329个事项申请材料“免提交”,支持“无证明城市”在政务服务领域落地。“只进一门”提质增效,各类政务服务事项集中进驻、一站式办理。“一网通办”普惠全民,全省99.3%的依申请事项支持线上办理,213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全国范围“跨省通办”、179项服务事项及应用实现长三角地区“一网通办”。“一件事”高效办成,已上线运行开办运输企业、水电气网联合报装、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领等36个“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企业和群众办事平均总跑动次数减少94%,办理总时限压缩68%,提交材料减少58%。一体化数据基础平台强基赋能,建成全省一体化数据基础平台。
下一步,我省将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落实“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清单管理机制和常态化推进机制,围绕科技成果转化、政产学研金服用等60个重点事项,推进首创性、差异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加快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向“一类事”转变、“一网通办”向“一网统管”“一网协同”延伸。
我省还将提升政务服务标准化水平,推动更大范围服务事项“全省一单”。深化政务服务综合窗口改革,全面实行统一收件、系统流转、限时办结、统一反馈。统筹涉企服务资源,梳理增值化服务事项清单,集成提供更广范围、更深层次的全周期衍生服务。
提升政务服务便利化水平。持续提升“皖事通”“皖企通”“皖政通”服务能级,不断扩大惠企“免申即享”“即申即享”覆盖面。强化数据共享应用,进一步拓展电子证照、电子印章等应用场景,加力推动数据信息“一次采集、多次复用”。巩固长三角区域政务服务一体化成效,新增一批标志性引领性场景应用,为全国范围实现“跨省通办”提供更多安徽经验。
提升政务服务智能化水平。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稳妥有序推进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新技术在政务服务领域应用,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智能问答、智能引导、智能预填、智能帮办等服务,为工作人员提供智能辅助审批、智能分析等功能,进一步为企业和群众增便利、为基层工作人员减负担。
值得一提的是,在提升政务服务水平的同时,我省还将大力优化提升水电气等市政公用服务可靠性。在用水用气方面,拓展全生命周期服务场景,进一步提升政企数据共享质量,优化“一网通办”“掌上办”一站式服务体验;深化不停供作业技术应用,提升用户需求保障;规范企业信息公开,健全常态化供水供气可靠性评价机制,落实城市供水水质检测和信息公开制度,加强服务质量监督,不断提升服务透明度和用户获得感。在用电方面,强化重点项目服务,在省级及以上开发区推广“开门接电”,主动提供“优先电”;强化配网精益管理,推动重点区域计划检修用户“零感知”,着力提供“可靠电”;强化减碳降本提效,优化居民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用电报装服务,开展“供电+能效”服务,积极提供“绿色电”;强化普惠延伸服务,持续扩大低压办电“零投资”范围,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将低压接入容量上限提高至200千瓦,计量装置及以上工程由供电企业投资建设,全面提供“满意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