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绿而行 绿色金融助力美丽江淮“更加出彩”
本报讯 近年来,全省金融机构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持续丰富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加大对绿色制造、绿色交通、清洁能源等重点领域信贷支持力度,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截至2024年末,全省新增绿色债券发行规模110.8亿元,同比增长52.9%;绿色贷款余额12186.92亿元,贷款增速33%;当年新增绿色贷款3031.9亿元,占全部新增贷款的36.52%。
坚持系统推进,蹚出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崭新路径”。指导金融机构健全绿色金融体制机制,将绿色金融纳入全省金融改革创新总体框架,成立绿色金融工作专班,建立绿色金融评价和通报机制,聚焦薄弱环节精准发力,形成评价结果与机构业务良性互促。联合人行安徽省分行印发《安徽省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实施方案》,推动绿色金融与转型金融协同发展。积极推动各地结合辖区实际,探索开展绿色金融地方标准建设,不断完善绿色金融政策与标准体系。
加大信贷投放,激活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强劲动能”。引导金融机构加强碳减排支持工具使用,利用绿色贷款、绿色金融债、绿色基金等绿色金融产品,加强绿色产融对接。“十四五”以来,国开行安徽分行持续加大绿色信贷投放力度,累计发放绿色产业贷款690亿元,同比口径下绿色产业贷款余额年均增速19%,重点支持长江大保护、绿色交通、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环境治理等领域重点项目建设。深化模式产品创新,实现项目批量推动落地,会同省生态环境厅大力推动EOD项目,引导金融机构累计向25个项目授信156亿元、投放贷款21亿元;深入推动垃圾污水处理“千县万亿”专项金融服务,推动金融机构累计向69个项目授信406亿元、投放贷款140亿元。
创新服务模式,打造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最优生态”。引导金融机构建立差别化利率定价机制,推动金融资源向绿色领域集聚;鼓励金融机构针对绿色发展和低碳转型现实需求,提供特制化产品和服务。全省绿色金融产品服务体系和服务模式不断丰富创新,浦发银行合肥分行落地全国首笔“碳中和挂钩贷款”;农业发展银行黄山市分行落地全国首笔“特定地域单元生态产品价值收益权质押贷款”;奇瑞徽银汽车金融公司发行全国汽车金融行业首单绿色金融债。(金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