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花鳖裙羹
清代李渔在《闲情偶记》中赞甲鱼:“新粟米炊鱼子饭,嫩芦笋煮鳖裙羹。”其味腴泽浓滋,炖汤、红烧、清蒸都很美。
菜花燃亮乡村,村庄处处流光溢彩,淹没在黄金的海洋中。故园水质清冽,甲鱼体肥肉嫩。甲鱼又名“团鱼”“王八”“鳖”等,形似乌龟,吻突尖长,头形似蛇,腹部青白,趾间有蹼,背部灰绿,边缘有厚实滑润的裙边。
家乡渔人张甲鱼颇见匠心。把缝衣针的针鼻夹掉,用结实的呢绒线从针的中间系紧,另一端系在白色的塑料泡沫上,渔钩便做好了。如法炮制,做几十把待用。把新鲜的猪肝切成丁儿,穿在甲鱼钩上。渔钩一般丢在离河岸一米左右的水中。第二天一早,踏着露水,来到河边收渔钩。收钩时,会钓到或大或小的甲鱼,令人喜不自胜。
甲鱼吃法颇多,有清蒸、白煨、红烧、糖醋等。小镇人家办宴席总少不了一碗鹌鹑蛋甲鱼汤,袅袅热气中,是食客们的啧啧称赞声。
春光烂漫,莺飞燕舞。炖一锅甲鱼汤待客,颇有田园诗情。汤中掺入枸杞、莲子,劈几块雪白的豆腐,佐青蒜花。锅中甲鱼、豆腐等食材慢慢翻滚,缠绵悱恻,卿卿我我,如雪如潮,纯粹、质朴的甲鱼香,似远归的故人,给人心灵的慰藉。院外天色靛青,有一种天长地久的缥缈和恍惚;屋内弥漫鱼香,覆盖宁谧,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举杯投箸之际,是一种田园生活的清苍疏旷,是一种无羁无绊的浮世清欢。
甲鱼身四周的软肉,也称作“鳖裙”,乃肉质最美的部位。将甲鱼宰杀清洗后入锅,先煸炒再慢炖,加入猪油,直到汤汁起粘,并出现红亮的光泽,筷子一戳就通为好。搛之品尝,柔嫩爽口、香中带甜、腴而不腻,实是水乡至味。在故园乡下喝甲鱼汤,有清凉古意。其情形,有丰子恺漫画之神韵。
母鸡炖甲鱼,味道鲜美,令人不忍卒箸。将甲鱼和肥鸡放进锅里炖,加进花椒、生姜、葱花、豆酱、枸杞,大火煨熟,勾芡,出锅熟烂香美,味道清绝。郑板桥独爱“甲鱼炖鸡”。在汤里加了海参、鱼肚、口蘑,先煨后焖,味尤鲜美,遂有“黄焖甲鱼”流传苏鲁一带。
《随园食单》记载甲鱼烹法:生炒、酱炒、带骨、青盐、汤煨、全壳,如今前五种最常见。各地烹饪方法迥异,“红烧甲鱼裙爪”是湖南名肴。“霸王别姬”是江苏名菜,此菜以甲鱼和母鸡分喻“霸王虞姬”二者,相背喻为相别,汤鲜味醇。“红烧甲鱼”属于闽菜系,此菜荤香醇人。“松茸鲍片炒裙边”却是粤式风味。
栖居水乡,月光小院中,黄发垂髫,围桌啜饮甲鱼汤,恬淡平和,乡愁涌动。品咂儿时水鲜,舌尖上的幸福与亲情洋溢的温馨,令人恍若隔世。每每桌上鱼骨堆积,清风飒至,月光清澄,蛙声盈耳,感觉时光绵软,尘世的幸福伸手可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