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长市:智慧农业显身手 点亮沃野新希望
2025-02-26 来源:     作者:李炳旺 董元峰 汪昌化 分享

天长市:智慧农业显身手 点亮沃野新希望

天长市:智慧农业显身手 点亮沃野新希望


春耕始,万物生。正值春耕备耕关键时节,天长市各地抢抓农时,田间地头满满“科技范”,智能化农业机具纷纷“上岗”,新技术、新模式、新方法大显身手,春耕备耕“玩出”新花样,一幅人勤春早、不误农时美丽画卷徐徐展开,新一年丰收希望正孕育而生。

在天长市仁和集镇的芦龙农事专业合作社,天长市科技中心组织的技术人员正在为农户安装北斗辅助驾驶系统,并进行操作要领的专业培训。据了解,加装该驾驶系统后,这些农机犹如装上了“千里眼”“操舵手”,可实现无人驾驶作业,将在春耕期间为合作社托管的7000多亩农田开展耕、种、收等全程智能化服务。

该合作社理事长刘明文介绍:“北斗加农机,好处多多。”农忙时节,北斗定位导航系统可以实现农机的高精度定位,无论是播种、施肥还是收割,能够做到精确无误。这有助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还减少了资源的浪费。另外,农民只需在田间设置好作业路线,农机就可以自动完成耕种任务,避免了人为操作的误差和疲劳,让春耕备耕工作变得更加轻松高效。

“这些先进的智能农机,真的让我们眼前一亮。在春耕期间,人工一直是我们头疼的事,现在有了这些装备,可以说为我们省了很多的事,也节省了一大笔开支。”刘明文兴奋地说。

在天长市汊涧镇汊北村设施农业大棚内,一畦畦番茄苗已开花挂果,正值番茄田间春管的繁忙时期,却不见员工在田间忙碌的身影。

“现在种植大棚蔬菜基本上靠自动化、智能化,我们只需动动手指,就可以完成灌溉与施肥任务。”园区负责人陈云说,园区设施农业采用智能水肥一体化设备,已实现全覆盖,利用手机让农事操作尽在眨眼之间即可完成,实现“云端”耕种、管理,“种棚人”也当上了“甩手掌柜”。

陈云边说边用手机操作演示水肥一体化系统,不仅可以实时查看棚区内温湿度、光照强度,还能根据棚内数据变化远程调控棚内设备,随时对棚里环境等进行调节。“根据农作物生育期需求定量提供水肥,既能节能、节水、节肥,又能提高灌溉效率,还能促进农作物生长,提高经济效益。”陈云说道。

近年来,天长市不断加大农业科技化、智能化的推广和投入,围绕农情信息立体化感知、麦田管理精确化作业、数字小麦创新应用等方面,搭建了农业智慧管理平台,涵盖农机调度、灌溉、虫情监测等系统,实现了农业生产的全过程管控,为春耕生产打下重要的技术平台基础。

“目前,天长市主要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率已达到93.4%,并安装了130台北斗农机作业监测终端和30套辅助直行装置,让数万亩良田实现了‘智能耕作’,基于农业科技的智能化作业,可以降低40%的劳动力投入成本,效率也将提高50%以上。”天长市农业机械化管理中心主任杨青说。


编辑:史洪芳

新闻图集
热点排行榜
公众号
扫码关注  手机浏览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