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校的烛光
虽然四十多年的时光过去了,但是,那点点昏黄的烛光依然不时地在我眼前闪耀。
四十多年前,我有幸成为阜阳师范学院(现为阜阳师范大学)中文系的一名学生。1981年秋季入学时,我入住的是南校区。那里有几排由低矮平房组成的校舍,供中文系三四百名学生学习和生活。教室和宿舍上面盖的是麦秸草,那里面有许多鸟雀的窝,一到下雨天,经常滴滴答答地漏雨。校园附近有块操场,课外在那里踢球、跑步时,尘土飞扬。学校四周都是农田,除了周末到西郊电影院看电影外,没有其他文娱活动。食堂里的伙食很简单,早上是稀饭、馒头和咸菜,最吸引人的是油炸馒头,中午和晚上也就三个菜,一荤两素,外加一个辣糊汤。
现在看来,当年大学的生活确实是苦了点,但是对于我们这帮大多数从农村出来的孩子来说,这压根算不了什么。大学一个月能发十块五毛钱的菜票,三十斤饭票,每天都能吃上荤菜,这已经让我觉得像是神仙般的生活了。
当时,大家唱着《年轻的朋友来相会》《校园的早晨》等至今耳熟能详的歌曲,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期待,同时更感到身上责任重大,于是便更加努力地学习。面对刚刚接触到的《现代汉语》《文艺理论》《现代文学》《大学英语》等课程,我们也曾感到无所适从、压力倍增,但面对新困难、新问题,我们没有退缩,依然像高考前一样保持着一股拼劲、韧劲,自强不息,努力向前。
晚上十点,熄灯铃响了,教室里的日光灯灭了,但是大部分同学都不愿离开。没有任何人号召,也没有任何人施压,就像事先约定好的一样,我们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蜡烛用火柴点燃,一支,两支,三支……不一会儿,教室里亮了起来。一支支烛光,映照着一张张聚精会神的脸庞;一支支烛光,伴随着一个个激情飞扬的梦想。脸上始终带着和蔼笑容的辅导员卢龙祥是这一幕最好的见证者,通常在晚上11点左右,他会步入教室,催促我们早点休息,不要影响第二天上课,在他一再提醒下,同学们才依依不舍地离开教室。有一次,因为下午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排球比赛,体力消耗过大,晚上在烛光里,我打起了瞌睡,额头与烛火来了个“亲密接触”,把我烫得差点跳了起来,头发也被烧掉了一撮,让邻座的韩国庆同学笑坏了。
熬过了1981年的那个冬天后,第二学期我们搬到了向往已久的学院本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但是我们秉烛夜读的习惯却没有丢。每天晚自习熄灯后,中文系教学楼一楼的第一个教室,准会亮起温暖的烛光,那就是我们班——中文系八一级二班。这一室烛光,不仅照亮了我们学习的课堂,也照亮了我们人生的道路。四十多年来,我们班里的45名学生,都在不同的岗位勤勉敬业,为国家现代化建设贡献了光和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