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风皖韵】徽州堨坝: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2024-09-11 来源:     作者:江志伟 分享

【徽风皖韵】徽州堨坝: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徽州堨坝: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北京时间9月3日上午,在澳大利亚悉尼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75届执行理事会上,2024年(第十一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公布,我国由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人民政府申报的、融合古代治水科学和中华美学的徽州堨坝,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而在此之前的3月23日至3月24日,中国国家灌溉排水委员会专家团队一行,到徽州区开展徽州堨坝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申报现场核查工作。核查评估组一行通过组织召开汇报会议,现场对吕堨、徽州堨坝灌溉工程体系陈列馆、雷堨、莘墟、鲍南堨、唐模灌溉体系工程、灵山水口、众川堨、呈坎东汉水口等地进行了核查评估。
                                         徽州堨坝物语
       徽州堨坝是古徽州一种水利灌溉工程体系。传承了上千年的灌溉工程——徽州堨坝,集中展现了徽州人的智慧:以塘、堨、水口、水街、梯田等为代表的各要素相互依存,适应了盆地、溪谷、山丘等地貌条件,构建起城镇村落与生产灌溉等融为一体的水利格局。正如浙江大学的刘学应教授所指出的那样:“徽州先民筑堨坝以挡水,挖塘陂以存水,修渠圳以引水,以堨坝为核心工程,修建包括山塘、圳渠、水街、水口、水井等在内的一系列水利设施,建成顺应自然、精巧完善的灌溉工程体系。”
       徽州堨坝历史悠久。徽州水田多在山谷,主要靠建塘筑堰蓄水引水灌溉。《徽州水利志》记载,徽州区共有古堨坝500余座,明代梯田1处,古村落灌溉水系10处。自东晋开始,徽州区先后修建鲍南堨、吕堨、昌堨、条龙堨、雷堨、潨(读音“众”)川堨、长春堨等古堨坝500余座,蓄积水源经沟渠引入田地和村落之中,用于生产与生活。徽州堨坝这一活着的古代灌溉工程遗产文化,具有“多级水源,高效互补、上塘下堨、塘堨并举、系统控流,村水共生、拦引蓄泄,立体防洪,循环生态,人水和谐,堨首制度”等独特建设管理体系,至今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建造时间最早的徽州堨坝,是建于东晋咸和二年(327年)的鲍南堨,位于丰乐河,距今有近1700年历史。据《钱江志》记载,“鲍南堨是新安江上有文字记载的最古老水利灌溉工程”。南梁大通元年(527年),新安内史吕文达在丰乐河上修筑吕堨;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临河人程迁率众人开筑雷堨。建造时间最短的徽州堨坝是条垅堨,距今已有约500年历史。而徽州最大的古堨坝,则是吕堨,坝高五丈余,横阔二十余丈,疏圳十余里,灌田3万多亩,1400多年来沿用至今。
       关于徽州堨坝的守护,已有文物为证。在徽州区丰乐河鲍南堨坝南端,有一块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徽州知府立的《奉府宪示禁碑》:“如届春夏水满,不得在该石磅往来,恐防失足;亦不得在于堨内钓取鱼虾,损害石堤,侵挖堨磅;至秋冬水涸之际,近堨居民不得倾倒瓦砾,致塞水道。倘有前弊及簰夫、地棍抽窃堨口木坝,害载水源,许各堨首即行赴府呈禀,以凭立拿严究,断不姑宽。”
       时至今日,徽州堨坝仍发挥着“拦、引、蓄、泄”的重要功能,在传承利用中焕发新活力。
                                   徽州堨坝代表作
        “江南小都江堰”。徽州区的徽州堨坝历史悠久,主体段位于徽州区西溪南镇。该流域内水利资源丰富,上游建有二坝水库和南北干渠,中下游有昌堨、条垅堨、雷堨、吕堨等四条水渠,境内有秋坑、辽坑两座小型水库,直接灌溉全镇中部和东部沿丰乐河两岸近万亩良田,天然呈现近千亩绵延6公里的湿地枫杨林,寿带鸟、白鹭等280余种野生动物常年栖息,时间最长的鲍南堨距今1700年,最短的条垅堨距今500年,其中的雷堨、吕堨、条龙堨构成了西溪南村古村落的布局,街依溪行,屋缘街建,两岸夹峙,鳞次栉比,渠道上每隔数十步就有便利百姓取水与浣洗的石桥与水埠,常年溪水清澈,水流潺潺不息,被誉为“江南小都江堰”。
       西溪南村古堨坝群。在黄山市徽州区的西溪南村,翠林绿水中环抱着一座传承千年的建筑丰碑——徽州堨坝。作为农田灌溉与储水的重要水利设施,徽州堨坝千年如一日地在徽州的生产活动中占据重要位置、造福世世代代的徽州劳动人民;持续发挥着稳农业、惠民生、解乡愁、传文化的作用。
       唐模古村古堨坝群。在黄山市徽州区的唐模古村,檀干溪蜿蜒曲折,穿过整个村子。在檀干溪上,有大小18座古堤坝。徽州地区多山少地,河带大都于山间盘旋,人工取水难度大。受地形地势影响,当地农田积涝、盐渍化等现象多发,阻碍农民增收。当地政府结合对堨坝的修缮维新,通过利用自然落差蓄积水源、调节水位来稳定当地水生态,为当地农业生产活动提供了适量的水源。
       美哉!徽州堨坝,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徽州之地,堨坝如诗,每一块石头都镌刻着历史的痕迹,每一滴渠水都蕴含着徽州人民对家乡的深情厚谊。这些古代堨坝,不仅是水利工程的杰作,更是徽州文化的瑰宝,它们静静地诉说着徽州人民与水共生、共荣的故事,它们如同一座座桥梁,连接着过去与未来,让徽州的文化与精神得以传承与发扬。
 

 

编辑:胡茂勇

新闻图集
热点排行榜
公众号
扫码关注  手机浏览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