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运理论 |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校工会服务模式优化研究
2024-08-26 来源:安徽工人日报     作者:康敬群 分享

工运理论 |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校工会服务模式优化研究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校工会服务模式优化研究

康敬群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数字化转型浪潮的席卷,各行各业都在积极探索如何利用数字化手段提升服务效率与质量,实现创新发展。高校作为知识创新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其工会作为教职工的群众组织,在维护教职工权益、促进校园和谐、推动学校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面对教职工群体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个性化需求,以及快速变化的数字环境,传统的高校工会服务模式逐渐显露出其局限性。因此,深入探讨并实践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校工会服务模式的优化路径,对于提升工会工作的时代适应性、增强教职工的满意度与归属感,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和迫切的现实需求。

一、高校工会传统服务模式存在问题

(一)信息沟通壁垒与服务响应滞后

当前,部分高校工会信息多以传统的,如会议、纸质文件等方式传递,这些方式不仅效率低下,且易受时间、空间限制,导致信息传达不及时、不全面,甚至存在失真风险。教职工在寻求帮助或表达意见时,往往需要层层审批流程,服务响应速度远滞后于教职工的实际需求,影响了服务体验的满意度。

(二)服务内容单一,个性化服务缺失

传统工会服务主要集中在组织文体活动、节日慰问等层面,对于教职工在职业发展、心理健康、法律咨询等深层次、个性化需求上的关注明显不足。这种“一刀切”的服务模式难以精准对接教职工的多元化需求,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限制了服务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三)数据资源分散,价值挖掘不足

高校工会在长期工作中积累了大量教职工信息、活动记录等宝贵数据资源,但这些数据往往散落于不同部门或系统中,形成“信息孤岛”,缺乏统一的管理和整合机制。这不仅增加了数据管理的复杂性和成本,也限制了数据价值的深度挖掘和应用,难以支撑工会服务的精准化和智能化转型。

(四)创新能力不足,数字化人才短缺

面对数字化转型的浪潮,部分高校工会在技术应用和服务创新方面显得力不从心。一方面,工会工作人员普遍缺乏数字化技能和思维,难以适应数字化转型的需求;另一方面,高校在数字化人才引进和培养方面的投入不足,导致工会数字化建设缺乏专业人才支撑,创新动力不足。

二、高校工会数字化转型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一)数字化转型的定义与特征

数字化转型是指利用数字技术(如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改变企业(或组织)的业务流程、运营模式、产品服务及用户体验,以实现更高效、更智能、更个性化的价值创造与传递过程。其特征包括数据驱动决策、流程自动化、服务个性化、用户参与度高等。

(二)工会数字化转型的可行性

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普及,为高校工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通过构建数字化服务平台,可以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智能分析和精准推送,显著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同时,教职工群体日益年轻化、知识化,对数字化服务的需求日益强烈,为工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强大的内在动力。此外,国家政策对教育领域数字化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也为高校工会数字化转型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工会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

高校工会可以通过数字化手段优化内部管理和服务流程,减少纸质文件流转,加速信息传递,提升工作效率;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数字化转型有助于增强服务职工的精准性,更好地理解会员需求,为教职工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和支持,以满足教职工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因此,在数字化转型成为时代潮流的背景下,高校工会必须紧跟时代步伐,适应时代变革,确保工会在数字化时代中保持竞争力与活力,更好地履行维护职工权益、促进和谐劳动关系的职责。

三、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校工会服务模式优化策略

(一)构建一体化数字服务平台

高校工会应积极梳理现有信息系统资源,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与整合,建立集信息发布、活动报名、意见反馈、在线咨询等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数字化服务平台;开发移动应用程序(APP)或微信小程序等移动端入口,方便教职工随时随地获取服务,并且要注重平台界面的友好性和易用性设计,确保教职工能够轻松上手并高效使用。

(二)拓展服务领域,实现个性化服务

高校工会应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教职工信息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准确把握其个性化需求和偏好,在保持传统服务优势的基础上,积极拓展新的服务领域如法律咨询、职业发展规划、心理健康咨询等,根据教职工的个性化需求量身定制服务方案并提供精准推送服务,建立服务效果评估机制,定期对服务效果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不断优化服务内容和方式。

(三)整合数据资源,强化决策支持能力

高校工会可以通过建立数据共享机制,打破部门间“信息孤岛”现象,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与统一管理,运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数据分析技术对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与分析,发现潜在问题与趋势,依据优化资源配置与服务流程,为工会服务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持与决策,提升服务效率与质量。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数字化能力

高校工会应加大数字化人才的引进力度,特别是具有信息技术背景、数据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的专业人才,为工会数字化转型注入新鲜血液。如可以通过校园招聘、社会招聘等多种渠道,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工会工作队伍。另外,应针对现有工会工作人员,制定系统的数字化培训计划。通过组织定期培训、工作坊、在线课程等形式,提升每位工作人员适应数字化转型需求的技能与素养。

(五)强化互动与参与,构建智慧型工会

智慧型工会是通过数字化、智能化的手段为会员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个性化的服务,是工会组织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一种重要创新实践。高校工会可以利用数字化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线上活动,如在线讲座、线上竞赛、电子提案、“码上调研”等,让教职工更多地参与到工会决策与管理中来;通过智能机器人提供24小时在线咨询服务,通过数据分析技术预测教职工需求,提前做好准备以提供更加贴心和个性化的服务,让职工在参与中感受到工会的关怀与温暖。

此外,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高校工会必须高度重视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问题。要建立完善的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数据加密、访问控制、备份恢复等安全措施,确保教职工个人信息与敏感数据不被泄露。同时,要加强对教职工的数据安全教育与培训,提高教职工的数据安全意识,共同维护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的良好环境。

四、结论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校工会服务模式的优化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任务。通过构建数字化服务平台、丰富服务内容、整合数据资源、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强化互动与参与等措施,可以有效提升高校工会的服务效能和教职工满意度。然而,数字化转型并非一蹴而就的,需要高校工会持续投入精力和资源进行探索和实践,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和方法,为教职工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体验,推动高校工会数字化转型的高质量发展。(作者单位:阜阳师范大学)

编辑:夏梦

新闻图集
热点排行榜
公众号
扫码关注  手机浏览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