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长:挖掘城乡融合潜力 激发县域经济活力
2024-08-28 来源:     作者:钱伟 胡斌 叶翠 分享

天长:挖掘城乡融合潜力 激发县域经济活力

天长:挖掘城乡融合潜力 激发县域经济活力

近年来,天长市积极做好要素、产业、设施和治理“大融合”的四篇文章,加快构建功能衔接、优势互补、统筹融合、协同并进的县域经济发展新格局。

推进城乡要素高度融合,实现资源共享。天长市抓住“人才、资金、土地”三大关键节点,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寸土生寸金。统筹开展农民进城和人才下乡活动,定期或不定期组织“线上+线下”等各种形式的专场招聘,每年为滁州高新区和15个镇(街道)工业园区10000多家工业实体企业输送劳动力1.15万余人。加大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先后选派市直单位优秀干部、省、滁州市选调生和教育医疗农业等方面专业技术人员500余人充实到镇(街道)、村(社区)各岗位,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队伍支撑。强化金融支农服务,通过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争取专项债等方式推进高标准农田等一批农业产业重点项目建设,以金融担保贴息贷款方式助力城乡群众自主创业。用好用活土地资源,在保障耕地面积不减少的前提下,确保工业用地和公共设施建设用地。盘活农村闲置资产,引入社会资金租赁承包,不断提升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推进城乡产业高度融合,实现同频共振。天长市推进城乡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市镇工业园区、中心城镇农产品加工业和地方特色农业共同发展。搭建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平台,推出“农机一键达”APP和“一村一机”微信小程序,实现农户与服务组织无缝对接,服务组织、村集体和农户三方共赢。大力发展订单式农业,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技术强辐射面广的优势,带动粮农发展优质麦稻订单生产种植,破解农民卖粮难,帮助粮农增产增收。积极引导350余家重点企业和商协会与重点村结对,实行村企联姻、共赢发展。鼓励支持劳动密集型工业企业下乡创建乡村振兴就业帮扶车间和加工点,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有就业帮扶车间和加工点560多个,吸纳劳动人口2.58余万人,其中脱贫人口8860余人。深化农旅融合、文旅融合、林旅融合,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3个,其中井亭生态茶园田园公园等景区景点享誉全国,天长“剥菓节”“开秧门”等农俗文化系列文旅活动每年带动综合消费3.2亿元以上。

推进城乡设施高度融合,实现服务均衡。落实国家“三农”政策,持续改善农村交通基础设施,探索创新城乡客货邮融合发展和交通运输一体化建设。2022年以来,天长市改造乡村危桥128座,新建、提升改造市、镇、村、组四级农村公路1382公里,购置客货邮公交车和货运专车350余台搭配运营,全面畅通市政村三级公交和物流体系,打通快递进村、农产品进城“双循环”。协调推进城乡教育综合发展,大力改善乡村学校办学条件,推进城乡教师轮岗交流。有序推进城乡医疗资源和养老资源均衡发展,构建自助互助资助“三助”型和医养结合型养老模式,改造升级镇(街道)老年服务中心16家,建成并运营居家养老服务中心34家、城乡老年幸福食堂81家,其中乡村老年食堂55家。大力完善城乡供水体系,投入5多亿元新建(改建)城乡自来水厂15座,安装主管网、入户管网15500余千米,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从根本上解决了群众生活饮水安全问题。

推进城乡治理高度融合,实现管理高效。发挥片组邻“三长制”融入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优势,提供“微服务”5.36万余次,解决各类问题8378件。大力推进绿色天长建设,健全城乡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雨污分流体系,让天长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大力开展“岗位送上门,安全进万家”敲门服务行动,常态化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全力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深入开展“千人包千村,万警进万家”等大走访、大排查、办实事活动,妥善处理群众诉求,及时化解社会矛盾,提升群众安全感、幸福感,1998年起天长市连续25年被评为全省平安县(市)、2017-2020年被评为全国平安县(市)。

编辑:余珊珊

新闻图集
热点排行榜
公众号
扫码关注  手机浏览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