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之随想
“重重红枫秋山晚,猎猎青帘社酒香。”这诗句是宋代诗人陆游面对秋高气爽、山林红遍,触景生情而作,读之仿佛看到红红的秋色,闻到了醉人的酒香。
秋不像春那样嫩绿浓艳,不耐霜冻;也不像夏那般暑气袭人,令人远避;而入冬后的三九严寒,更不能与秋同日而语!
唯有秋,才像唐代诗人杜牧在《山行》中云:“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红醉的霜叶远胜于二月的山花,连满山的枫叶都沉醉于秋,何况农人、樵夫、牧童、村姑、游人!是秋启迪睿智,迸发灵感,于是发明了酒。是秋奉献成熟的作物馈赠世人,糯米、粟米、黑米、高粱……秋是生活的音符,是秋充实世界,哺育生命;秋使人类瓜瓞绵绵,源远流长!
天凉好个秋!秋比起其他季节来,词汇更加丰富多彩。
刚立秋时,气温与盛夏并没有两样,但人的心间已怀上秋的影子。从青蘋之末钻出来的风已掺上丝丝凉意,拂过那差不多快要被烤熟了肌肤和炙焦的身心时,宛如清泉灌顶一样舒坦。
秋最入眼的大色块是万里天幕,若叫画家用色,那肯定是澄澈的蓝。极目千里,澄碧如洗。明朝诗人陈子龙在《秋日杂感》中吟:“丹枫锦树三秋丽,白雁黄云万里来。”是何等的浪漫豪放。苍树云海,斜阳暮鸦,抬头看,征雁行行。天边的云朵忽然聚合为云阵,缓缓飘移,如一群白衣秀士在踯躅方步,俯视人间万象。诗人孟浩然的《秋登兰山寄张五》诗云:“北山白云里,隐者自相悦。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可见诗出有典。“枫桥秋水绿无涯,枫叶满树红于花。”明代诗人张元凯道出秋天美丽的真谛!
秋天最入画的当属菊花,菊花有“节义之花”“君子之花”之称,更是秋天里的标志性景物。唐代诗人白居易在《重阳席上赋白菊》中吟:“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诗人黄巢在《不第后赋菊》中云:“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诗人元稹在《菊花》中称:“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描绘出了菊花的蓬勃大气、雍容华贵、清新高雅,令赏花人目迷心醉!
秋之香可称得上天下第一香。宋代诗人李清照在《鹧鸪天·桂花》诗中云:“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说出了桂花刚星星点点地绽放,就“独占三秋压众芳”的高雅气质。宋代诗人杨万里在《咏桂》诗中吟:“不是人间种,移从月里来。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将桂花的浓郁远溢之香,表现得淋漓尽致。
秋之果,秋孕育了成熟的果实。春只耕耘,夏亦耕耘,秋才收获。有秋才有年,有秋才有望。秋是心灵的寄盼,精神的依靠,生活的希望。秋还如关怀备至的慈母,似骤然而至的及时雨。唐代诗人樊珣在《状江南·季秋》中吟:“江南季秋天,栗熟大如拳。”宋代诗人苏轼在《赠刘景文》中云:“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描绘了一幅硕果累累的风景图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