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的就业观,让青年一代朝向更广阔的人生迈进
2024-07-01 来源:皖工网     作者:观澜 分享

多元化的就业观,让青年一代朝向更广阔的人生迈进

多元化的就业观,让青年一代朝向更广阔的人生迈进

观澜

 

据报道,2024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到1179万人,比去年增加21万人,毕业生数量再创新高,就业再度成为社会热点话题。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有人志在四方、异地工作,也有人订单培养、定向定点,还有人灵活就业、自主创业……当前,00后为主的大学生群体正呈现多元化的职场选择。

尝试灵活就业、化身“斜杠青年”、扎根基层创业……在现代社会,大学生的就业观念逐渐发生变化。传统观念认为,追求高薪、稳定的职业是成功的代表。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意识的觉醒,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开始根据自身的能力、兴趣和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就业形式。

显然,大学生多元化就业值得鼓励。一方面,大学生多元化就业是就业压力仍然较大的形势所迫。近年来,应届毕业生数量呈现持续大幅上涨趋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将面临毕业后的第一个挑战: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如果仍像以前那样抱残守缺、好高骛远、被动地等待机会,不利于破解就业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另一方面,新兴产业和新型经济形态的出现,自由职业、新兴职业以及移动办公的兴起,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均为大学生多元化就业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和广阔空间。特别是,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对新职业一年一发布、一年一新增,民宿管家、网络带货主播、汉服妆造师等新职业出现,不仅引领了就业新风向,也开启了多元就业的尝试,有利于整个社会“稳就业”目标的实现。

青年一代的职业选择,决定着各行各业能否协同发展、齐头并进,更关系着共筑中国梦的美好未来。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需要转变传统的“铁饭碗”观念,树立起“先就业、后择业”的思想。这意味着高校毕业生要勇于尝试不同的职业和岗位,灵活就业、敢于创新,通过实践来积累经验和提升自己的能力。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高校毕业生就业更关系到民生福祉、经济发展和国家未来。今年,教育部实施2024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和服务体系建设行动,并提出26项促就业相关举措。我省也深入实施先进制造业促就业、公共就业服务下沉基层行动,持续开展“招才引智高校行”、公共服务进校园、“人才兴皖‘就’在江淮”“百日千万”网络招聘、“2+N”特色招聘、十大新兴产业专场招聘等各类线上线下招聘活动,全方位提供岗位推荐、职业指导、政策咨询等服务,助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家门口”实现就业。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努力为毕业生延伸渠道、搭建舞台,促进毕业生多元化就业,形成了稳就业“多向奔赴”的生动格局。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就业形势越是严峻,大学生就越需要树立多元化的就业观,以择业新观念打开就业新天地。期待更多的大学生走出与众不同的就业路,人生道路越走越宽阔!

编辑:刘艳玲

新闻图集
热点排行榜
公众号
扫码关注  手机浏览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