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江水碧悠悠
每逢赴屯溪探亲,喜欢在新安江畔漫步。面对满目青翠、秀色可餐的新安江,有着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眼前,蓝天、白云、青山、碧水,江中来回穿梭的船儿,轻轻地拍打着波浪,与岸边青砖黛瓦马头墙遥相呼应,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幅迷人多姿的山水画卷,天生丽质的新安江两岸,历来被文人墨客誉为“山水画里的村庄”。
新安江蜿蜒于奇峰秀岭、山野村落间,穿行于古桥古塔、古树古藤下。江流澄碧,风光隽永,清柔妩媚,婀娜多姿。其发源于休宁县六股尖,在屯溪区与横江汇合,注入歙县练江。后入千岛湖,进富春江、钱塘江,浩浩荡荡,奔向东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自行设计、自制设备、自主建设的第一座大型水力发电站——新安江水电站矗立在江中,成为我国水电工程建设中的一座丰碑。
新安江山青水碧,人文荟萃,留下历代文人墨客的履痕,流传着无数佳作。唐代诗人李白久闻新安山水,心驰神往。他在诗中咏叹:“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唐代名臣权德舆在《新安江路》中云:“深潭与浅滩,万转出新安。人远禽鱼净,山深水木寒。”诗中将“潭滩错串、山回水环”的景象描写得十分生动。宋代诗人杨万里在《江山松径》中赞道:“一日江行百折中,回头犹见夜来峰。好山十里都如尽,更与横排一径松。”清代诗人黄仲则对新安江作了这样的描述:“一滩复一滩,一滩高十丈。三百六十滩,新安在天上。”诗人写景,采取“逆流而上”的手法,“新安在天上”同“黄河之水天上来”一样,道出了水出高山、奔腾而下的特性。1934年的一个春夜,作家郁达夫自杭州逆江而上,游览了新安江。他曾在屯溪镇海桥下夜宿,感慨万千,在《屯溪夜泊记》中云:“新安江水碧悠悠,两岸人家散若舟。几夜屯溪桥下梦,断肠春色似扬州。”
漫步新安江畔,和风拂面,从新安江水电站百米高坝底下流出的江水,水温常年只有14至17摄氏度,加上夜晚弥漫在江面的水雾,犹如一台巨大的天然空调,有效地调节着沿江两岸的气候,使新安江畔成为四季如春的“避暑城”和“天然氧吧”。盛夏,江滨公园从早到晚人流如潮,谈笑风生。人们一边小憩纳凉,一边交流天南海北新闻、百姓生活乐事,个个心情舒畅,人人满面春风。
新安江畔的夜生活丰富多彩,十里江滨都能听到歌声和音乐声。这里几乎成了中老年人的“乐园”,有的在吹拉弹唱,有的在跳舞、打太极拳、健身,成为江畔一道亮丽的风景。这种“江滨文化”已成为江畔人家夜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江南山水秀,最忆新安江。”独特的自然美景,绚丽的历史诗篇,壮观的现代画卷,使新安江成为“杭州-黄山-新安江”这条黄金旅游线上一颗璀璨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