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近日,话题#12306回应高铁动车无座二等座同价#冲上热搜第一,引发热议:一个有座、一个无座,同样的价钱,不一样的服务,这合理吗?12306客服回应称,目前无座售价与二等座相同,定价是根据国家发改委文件精神,由铁路运输企业自行定价。按照价格法、铁路法等法规规定,同时会根据市场情况,实行多档次浮动票价体系。无座站票可以坐在空闲座位上,但若是该座位的乘客上车,须给该座位乘客让座。
高铁“站坐同价”不该是难以打破的“铁板”
何勇海
其实,对于高铁动车无座二等座同价的争议,由来已久,多年前,有律师曾向原铁道部发公开信,要求对站票实行半价优惠,近年来,还有市民状告铁路公司以座票价销售无座票。
公众认为无座和二等座同价不合理,是基于这样的朴素感知:站立不具有坐着的舒适度和安全性,因此,站票价格应低于坐票才算公平合理,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对此,铁路方面作出的解释是,火车票价主要根据其位移距离长度决定,坐席环境仅是构成票价的一部分。既然如此,软卧、硬卧以及卧铺的上、中、下铺,为何要搞不同的价格?依据站票与坐票同价的原因,那么卧铺也应统一价格标准。否则,站票与座票,也当像软卧、硬卧及卧铺的上、中、下铺一样,按照服务的不同而差异化收费,从而体现公平的市场经济原则。
有网友担心“如果站票与坐票价格不一样,可能会导致很多人都买无座,然后都去坐二等座”,最终导致有座票的空置率增加,这种看法其实有失偏颇。站票应是列车满员后再多售出的那部分车票,依托现有技术条件,无论是人工还是12306等平台售票,在没有满员的状态下,应该都可以做到暂不出售站票,等满员再开放售卖站票。而且,需要多售站票的时期,往往是春运、暑运等运力紧张的时候,一票尚且难求,还会有人不买坐票而只等站票吗?再者,站票也是有数量限制的,而不是无限制出售。
12306客服称,大多数情况下,列车的无座票指的是“无预留座位票”,也就是说,在有空位的情况下,乘客是可以坐的,或者让工作人员帮忙寻找座位。站票无论叫“无预留座位票”,还是叫“无固定座位票”,没有空位就只能站着,或者到处移动寻找空位,这是改变不了的事实,与有座票相比,体验感肯定大打折扣。铁路方面在定价时既要考量己方的利益诉求,也要平衡消费者一方的利益诉求。
退一步说,如果确实担心站票与坐票有价差,导致“都买无座,然后都去坐二等座”,可以仅在特定时期和节假日设置差异化票价,让乘客灵活地选择座位类型,在铁路运输的平时、淡季,则可维持同价的局面。这样虽会增加运营管理的复杂性,但“站坐同价”争议的背后,是人们对于公平消费的刚性诉求,遵循服务公平原则,减轻购票人负担,事关民生福祉,“站坐同价”从绿皮火车时代就开始了,时至今日,不该再是难以打破的一块“铁板”。
当然,治本之策还在于,在春运、暑运等人口流动旺季,增开列车、增加车次,甚至可考虑将卧铺车厢改为座位等,尽可能增加运力,让更多人有车可乘、有座可坐。
高铁服务和价格匹配应更加精准
关育兵
“花一样的钱,一个舒服坐着,一个却只能被挤到厕所门口去!”享受不同的服务,付出不同的价格,才是合理的市场规律。网友的不理解,其实是可以理解的。
事实上,这样的市场规律在铁路上处处都有体现。比如高铁有二等座、一等座、商务座之分,普通列车也有硬座、软座、硬卧、软卧之分,这样的区分,为的就是实现服务和价格的合理匹配,满足旅客不同的出行需求。无座和二等座的差异,从乘坐舒服度上来说,对于大多数人,已经超过了二等座和一等座的差异。如此巨大的服务差异,付出的价格却是相同的。
当然,这里面也有差异。如果旅客买的是二等座,即便一等座有空闲,也是不允许乘坐的;但如果旅客买的是无座,如果二等座有空闲,却是可以乘坐的。有网友就指出,“无座”是指“无固定座位”,“有空座就可以去坐!”。但无固定座位,不仅意味着要经常寻找座位,还意味着很多时候可能寻找不到座位,或者不知道去哪儿寻找座位。所以,享受的服务其实还是大打折扣的。
列车出现无座票,有其特殊原因。列车运行里程较长、站点较多,旅客在其间上上下下,就会出现这样的状况。有时买的是无座票,但在一定的行程内,有座位可坐;在另一段行程内,却又无座位可坐。而如果不售无座票,则可能会导致运力浪费,也无法满足更多旅客的需求。
在这样的现实下,如果无座和二等座票价不一样,有可能又会出现新的矛盾。有网友就表示,“如果价格不一样,那大家都买无座,然后都去坐二等座!”这样的情况虽并非一定会出现,却也是可能发生的。
可见,这里面有着很多矛盾,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在原有的技术条件下,这基本是无解的。但随着大数据的广泛运用,这样的矛盾其实是有解决办法的。比如哪些座位有人,哪些座位无人,完全可以精确进行计算,如此,即便旅客购买的是无座票,也可以明确告知其在哪些运行区间是无座,在哪些运行区间还有座位可以乘坐,座位号是多少。
无座区间,按无座价格计算;有座区间,按有座价格计算。如此,不仅可以实现服务和价格的匹配,还更符合市场规律。对于旅客来说,也可以更好地保障其知情权、选择权。旅客可以根据区间座位有无情况,合理选择是否购买无座票,避免了赌运气的成分。
至于有人担心的“都买无座,都不去买二等座”,那更好解决。只要在一定区间,为旅客安排了座位,那就属于有座票;列车实在无法安排座位的,就属于无座票,这个问题就可迎刃而解。
值得欣喜的是,12306客服回应称,“针对这个问题会进行记录建议,看今后铁路部门在相关票价进行修改时是否能采纳。”
服务不同,价格不同,这是市场的铁律。“无座和二等座同价”的热议,实际是期待服务和价格匹配更精准。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就必须做出这样的改变。现在,就是做出改变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