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空探测实验室在肥举办科普活动
于登云院士引领青少年“叩问苍穹”
本报讯 6月15日,由深空探测实验室(天都实验室)主办的深空探测青少年公益科普活动在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东校区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四期总设计师于登云为该校师生代表现场授课。
于登云院士为300余名中学生代表系统介绍了20年来中国探月和行星探测工程的历史性成就,详细讲解了“嫦娥家族”嫦娥一号至嫦娥五号的任务,以及火星探测天问一号任务的目的与特点,课程内容中穿插了大量适合青少年阶段学习的航天知识。提及我国探月工程取得的成果,于登云院士满是骄傲与自豪。
与院士面对面,听于院士深入浅出的讲课,激发了同学们极大的兴趣,他们纷纷踊跃举手提问。与此同时,科普讲师们走进小学生课堂,借助航天员头盔模型、模拟火星土壤等教具,以及精心准备的课程动画,引导学生们亲自动手、主动思考,培养孩子们对宇宙探索的好奇心。授课结束后,于登云院士为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东校区的孩子们颁发了学校举办的第五届校园科技节获奖证书,鼓励孩子们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
“把致力于深空探测的科学家请到课堂,与其面对面对话交流,对刚刚接触物理学科的中学生来说,是一次不可多得的学习机会。”现场一位听课的老师表示,于院士的讲解科学严谨,又饱含浓厚的人文情怀。他说,希望深空探测实验室能多致力于公益课普。
在课堂外,深空探测实验室因地制宜布置了微型科普展览,并为每个展项配备了详细的科普宣传资料,引得师生们纷纷驻足。深空探测实验室负责同志还表示,会进一步有效挖掘自身科研、科普工作的优势,建立与驻地中小学共同开展青少年科普工作的良好机制。
此次科普活动得到了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和合肥市发改委、合肥市科学技术协会的大力支持。(本报见习记者 胡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