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托起残疾人“稳稳的幸福”
就业是民生之本,更是残疾人改变命运、过上有尊严的生活的必由之路。
近年来,天长市聚焦残疾人就业这一民生实事,向有就业意愿和需求的残疾人提供职业能力评估、求职登记、职业介绍、职业培训等一系列服务,尽心尽力托起残疾人的就业致富梦想。
“安排残疾人就业,是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天长市杨村工业园区的安徽鑫铂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只见绿化带旁几名保洁员细心捡拾掉落的纸屑和杂物,质检室内的职工正聚精会神地检查产品质量……眼前的6名职工有着不同程度的肢体或智力残疾。
说起安徽鑫铂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助残行动,45岁的秦海玲竖起了大拇指。“中学时期,我遭遇了一场意外,右腿粉碎性骨折,落下了残疾。”秦海玲说,原本对就业丧失信心的她经杨村镇工会和残联介绍,于2021年9月成功入职安徽鑫铂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拥有了一份安定的工作。“工作让我实现了人生价值,过上了有尊严的生活。”秦海玲微笑着说道。
招残疾人进来,会不会影响公司效益?据该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刘汉薰介绍,起初,招收残疾人的想法的确受到了不少质疑,但公司坚持向残疾人敞开大门。“残疾人不是累赘,只要把他们安排到合适的岗位,就一定能够创造价值。况且,安排残疾人就业,是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刘汉薰表示,今年以来,在公司新招聘的100余名职工中,有5名职工为残疾人。
据天长市残联副理事长李金其介绍,该市共有残疾人3.12万人,占全市人口总量的4.95%,其中,60%以上的残疾人只有小学文化。“一人残疾,全家受穷”是很多残疾人家庭的真实写照。
“尽管命运给他们关上了一扇门,但是咱们要为他们开启一扇通向希望和美好的窗户。”据了解,为了有效解决残疾人就业问题,天长市总工会专门成立了促进残疾人就业工作专班,不仅分析全市残疾人就业形势,而且深入城乡各地调查摸排、登门了解就业需求。在此基础上,市总工会还主动对接会商市残联、人社、市场监督、商务、工商联等部门和单位。在多方的合力联动、奔走推动、积极争取下,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等纷纷向残疾人敞开就业大门。2021年以来,该市各类企事业单位先后招录2500余名残疾人就业,市、镇(街道)、村(社区)三级也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地为残疾人开辟公益性就业岗位650余个,有计划、分步骤地安排了有一定文化基础和劳动能力的残疾人进入保洁、巡河、护路、巡林等公益性岗位,实现就业增收。
“技能免费培训,让残疾人饭碗端得更稳当”
“大家好,我是一名下肢残疾人,这些是我和我的残疾姐妹们精心制作的绒毛玩具,这些玩具灵动可爱,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每天晚饭后,就职于万寿镇忠孝村的天长市安琪玩具厂的绒毛玩具制作能手李慧玲准时打开直播平台,在线销售绒毛玩具。
“生意好的时候,一晚上能卖出六七百只,销售额达20余万元。”谈起直播卖货带来的收益,李慧玲的脸上写满了自信。因身患小儿麻痹症,行走不便的她于2018年8月参加了由市残联、市总工会专门为残疾青年举办的技能培训班。通过该培训,李慧玲很快掌握了绒毛玩具的制作工艺,并顺利来到家门口的安琪玩具厂上班。她聪明好学,不仅会做各式各样的玩具制品,还带领公司招来的六七个残疾姐妹一起制作玩具,并当上了生产组长。
“前两年,公司的玩具产品线下销售遇冷,我就在寻思,能不能帮公司在网上卖玩具呢?”李慧玲回忆道。2021年3月,在镇残联和公司工会的安排对接下,李慧玲参加了由市残联、市总工会、人社局联合组织举办的电商创业(直播带货)培训。在老师的指导下,李慧玲在直播平台上开设账号,并开展了一系列的视频创作和运营直播,半年后,该账号的粉丝数突破10万人,安琪玩具厂的绒毛玩具也因此打开了销路。
仅2021年,李慧玲就为公司创造营收80余万元,公司按照其生产、销售的创收值计发工资。收入增长的李慧玲不仅在市区买了新房、成了家,生活越过越好,真真切切地看到了残疾人展示才能、发展事业的希望,实现了自身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