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铸三有” 为产业工人赋能加“马”
——马鞍山市努力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走深走实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点题、亲自部署、亲自指导的重大改革,是党和国家一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的重大决策部署。”马鞍山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该市认真贯彻中央及省委决策部署,对照“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高、权益上维护”总体要求,扎实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让产业工人体面劳动、安心工作、全面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汇聚产业工人磅礴力量。
引领铸魂 政治上有方向
“只要身在岗位,就要认真干好本职工作,要有赤诚心和敬畏感。”2022年,宝武集团马钢轨交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车轮车轴厂工人沈飞被全国总工会授予2022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面对荣誉,他淡然说道。近五年来,他取得创新成果近30项,在为企业解决现场问题的同时,还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在马鞍山,像沈飞这样敢于攻坚克难、持续创新创效的产业工人不在少数。“2022年,我市3名产业工人当选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同时,在新当选的42名2022年省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中,22人为产业工人,占比52.3%。”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如何在新的征程上,更好地把产业工人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动员起来,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是市总工会高度重视的重大课题。
“我们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产业工人,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产业工人,用党的光辉旗帜指引产业工人,帮助他们坚定信仰信念信心,自觉把个人追求同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结合起来,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全市各级工会大力宣传劳模工匠、先进典型,利用工会新时代职工文明实践中心、工人文化宫、职工书屋等阵地,先后开展劳模工匠宣讲“五进”活动500余场,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得到弘扬。
同时,为激发产业工人的主人翁意识,增强他们的责任感、使命感、自豪感,全市上下不断提高产业工人的政治待遇、社会待遇。近年来,市委组织部创新开展非公企业“红色双培”、群团组织“推优”等活动,进一步提升产业工人入党比例,2018年以来共发展党员2026人。产业工人担任“两代表一委员”和工青妇代表大会代表、委员会委员的比例也明显提高。
提质铸匠 本领上有增强
技能改变命运,技能成就发展。在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过程中,市总工会将提升产业工人整体素质作为基础性关键性工作来谋划、落实。
“为了给高技能人才搭建学习、交流的平台,我们整合各方面专业人员,建立起一支能适应不同受众群体需求的授课人队伍,开办了‘技师大讲堂’。”据马鞍山港口(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技师大讲堂”把车组管理、精益运营、安全环保、职工素质提升工程等重点工作融入其中,近千人次受益。
据统计,近三年来,全市精准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累计拨付培训经费9000余万元,惠及27.4万人,并大力创新高技能人才培训,获批国家和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项目3个,建成国家级、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32个。
2022年9月8日,宝武智维马钢检修公司13个职工创新工作室的领军人汇聚一堂,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并围绕无损检测、智慧罐、制动系统教学平台、雨棚车改造等四个创新项目点开展现场技术交流。
“我们以创新工作室为引领,促进高技能人才培养,推动绝技绝活传承。”宝武智维马钢检修公司工会相关负责人说,近年来,该公司“范兴海技能大师工作室”被评为“全国冶金行业优秀职工创新工作室”“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既促进了操作维护人员的技能提升,又使得高技能人才的经验得到共享。
劳动竞赛是提高职工素质、推动企业进步、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工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市总工会在各行各业广泛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和岗位练兵,举办市级一类劳动竞赛67项,参与练兵比武职工达52万人次。2022年,市总工会紧扣全市制造业三年倍增计划,组织开展全市工会“劳动竞赛季”及第七届职工劳动竞赛系列比武活动。
发展铸梦 事业上有奔头
在华孚精密科技(马鞍山)有限公司,日本精钢半固态金属成形机器操机工夏玉华是“黑手套”员工之一。据该公司营运支援中心副总经理丁有安介绍,在生产一线岗位工作,有特殊技能、绝技绝活且尚未取得技能证书的特殊技能人才,被形象地称为“黑手套”员工。
“我只有初中学历,原本是没有资格去评定高级技工的,也无法享受高技能人才优惠政策。”夏玉华介绍道,“得益于去年市里出台的特殊技能人才评价政策,如今,我拿到了高级技工证书,不仅涨了工资,还获得了公司给予的2000元奖励。”
夏玉华口中的“特殊技能人才评价政策”指的是2022年4月制定出台的《马鞍山市特殊技能人才技能评价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
《办法》规定,对具有技能等级认定资质的企业,可根据自身实际需要,对评价条件进行补充完善,自主确定技师、高级技师的评价条件。
据丁有安介绍,《办法》出台后,当年5月,公司就建立了技能认定中心,当年10月,公司开展了首批高级技工的认定工作,“紧接着,公司组织了培训和考试,共有101位一线职工参加培训、笔试和现场操作,最终,68位职工和夏玉华一样,拿到了证书。”
“我们通过调研发现,一些产业工人在职业发展上存在‘天花板’和‘旋转门’,要么‘一眼望到头’,要么‘一眼望不到头’,这些情况挫伤了产业工人的积极性,影响到了产业工人队伍的稳定。”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实施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就是要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制度上的有机融合与互通互认,打破产业工人成长成才的身份壁垒、价值体现壁垒、学习教育壁垒,为其打造立体化发展空间。
除了拓宽产业工人职业发展通道之外,市总工会还强化关爱职工服务体系建设,为产业工人解除他们前进路上的后顾之忧。
2022年,全市各级工会精心组织实施“工会送岗位 乐业在江淮”行动,共归集企业1335家,归集岗位28331个,累计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204场,共实现稳定就业6316人。市总工会扎实推进“暖民心行动”,累计帮扶困难职工846户,发放救助金546.01万元。
“接下来,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准确把握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相统一,突出思想引领、建功立业、素质提升、地位提高、队伍壮大等重点任务,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实行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巩固深化试点工作提质扩面,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工作不断取得更大成效。”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说。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宝武集团马钢轨交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车轮车轴厂工人沈飞

马鞍山市重点工程职工技能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