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0日,为期4天的2022世界制造业大会在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正式拉开帷幕。本次大会以“制造世界·创造美好”为主题,展馆设在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总面积5.9万平方米。走进展馆,浓浓的科技气息扑面而来,来自全球各地的高端制造展品云集于此,一大批科技重器令人目不暇接,现场观众络绎不绝,惊叹着科技之美。
“哇!这个轮胎比我还高,太酷了吧!”来到大国制造展区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展示区域,这里林立着的大量重型农林机械成为现场“吸睛”焦点,一个个造型炫酷的“大家伙”让许多观众驻足合影。
该展区占地1950平方米,是主会场最大的展区,展出了从耕种到收割的全产业链机械。
在展区中心显眼位置,摆放着一台绿白相间的高速插秧机。“我们这台插秧机搭载高扭矩大马力发动机,功率更强劲;大直径车轮,秧田通过能力强;还采用宽踏板结构,补秧轻松;电控自动平衡系统,保证秧苗插深一致;高速回旋式栽插机构,实现高速精准插秧;而且这台插秧机行驶过程中振动低,操作起来更加舒适。”展区负责人告诉记者,高速插秧机科技含量高,技术难度大,为追赶国外先进技术,研发人员加班加点查询资料、研究关键技术,先后攻克60多项技术难题。这台高速插秧机不仅性能优越,同时还具备北斗导航系统,可以实现部分无人驾驶功能。“将它摆在‘C’位,体现了我们在插秧机领域打破国外垄断的信心和决心。”该负责人说道。
“您现在看到的这台设备是我们国内首个手持式声成像巡检终端,它像一只‘顺风耳’,最远可以听到40米以外的异响,从而对合肥电网进行实时监控。”在科大讯飞展区,工作人员正在向往来市民介绍。
科大讯飞在本次展会上带来了与国网安徽电力合作研制的手持式声成像巡检终端,这款集合智能语音和人工智能技术为一体的最新设备刚一亮相,就获得了众多市民和媒体的“热点关注”。
展示现场是一面布满管道的墙,它存在着17个疑似气体泄漏点。“过去,寻找这些细微的隐患费时费力,现在通过这台巡检终端可以精准捕捉声音,通过内部集合的‘智能大脑’进行分析,并直接在屏幕上可视化显示存在异响的具体位置,准确又快捷。”国网安徽电科院输变电技术中心主管张晨晨告诉记者,过去完成一次大型变电站的巡检工作大约需要3小时以上,而采用了声成像巡检终端之后,仅需十几分钟就能完成。“目前我们已经在合肥部分变电站现场布点了声纹检测装置,24小时实时追踪设备状态,大大提升了变电运维智能化水平。”
在新能源汽车展厅,一辆辆高颜值外观、科技感内核的新能源汽车让人惊喜连连,在大厅一侧,一辆无人驾驶公交车更是引来不少人登车参观。
其实无人驾驶在合肥已不是新鲜事。自2019年以来,合肥市包河区主动融入长三角产业分工协作体系,在道路测试、示范应用、智慧化道路建设等方面展开了积极探索。
在智能网联汽车创新示范区,安徽长泰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CTO廉明向记者展示了他们带来的两项“黑科技”,“这个小黑盒应用于边缘安全场景,一般应用在智能网联车辆和路侧设施中,下面这个大黑盒应用于数据中心场景。智能汽车在驾驶过程中,往往伴随着海量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我们要做的就是为这些数据安全保驾护航。”廉明介绍道。
随着云中心计算能力和计算传输的受限,需要不断把计算能力往边缘处延伸,这在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安全上的挑战。长泰科技推出的“边缘云管+边缘计算+安全通道”的安全解决方案应用在各行各业,目前也在智能网联和车联网安全领域持续深耕,已推出智能网联边缘安管和车联网安全平台。“今年我们荣获省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成长企业,未来将继续加大车联网安全研究和研发,为中国智能网联汽车行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廉明信心满满地说道。
本次大会期间,中德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论坛自动驾驶车辆试乘体验暨滨湖国家森林公园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园区运营启动仪式在合肥市滨湖国家森林公园举行,集中展示了我省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创新、产业创新、政策创新、市场模式创新等领域的成功经验与发展趋势,充分展示了我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科技发展的“硬核”力量。 (本报记者 何雪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