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之火 “焊”出精彩人生
——记首席技师、中能建建筑集团“工匠”王洪兵
2022-10-23 来源:安徽工人日报     作者:李楠 分享

近日,在中能建建筑集团甘肃正宁电厂的主厂房里,机器轰鸣,焊花四溅,工人们忙碌的身影来回穿梭。

21.jpg

近日,在中能建建筑集团甘肃正宁电厂的主厂房里,机器轰鸣,焊花四溅,工人们忙碌的身影来回穿梭。一位身形精壮、肤色黝黑的老师傅正耐心指导着焊工们进行汽机房管道焊接工作,确保焊口光泽美观、一次成优。

他便是现场焊接技术负责人——刚刚获评全国首批首席技师的王洪兵。

匠心为火,焊花飞舞,王洪兵扎根一线30余载,从一名普通焊工成长为焊接技能大师,书写出平凡而动人的奋斗篇章。

勤学实干 弘扬劳模工匠精神

1987年,17岁的王洪兵跟随父亲的脚步来到蚌埠热电厂工程工地,成为一名学徒。

焊接属于手工作业,经验和火候不到,零件则会焊穿或是虚焊。要想焊出好零件,双手的协调配合很重要,一定要稳。一手送焊丝,一手抓焊枪,从眼神到姿势,王洪兵都认真地学。

焊花飞舞,眼睛酸痛,泪流不止,王洪兵晚上疼得睡不着觉。为了尽快掌握焊接工艺,他坚持利用废弃材料练手,并在下班后自学专业理论知识。

“焊接质量对于电厂建设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关系着长周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一点也马虎不得。”王洪兵说。他严格控制每一道焊缝的质量,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环节,力求做到完美。

攻坚创新 攻克行业技术难题

王洪兵热爱焊接,喜欢创新,遇到难题能根据情况选择合理的技术工艺进行攻克,创造了中能建建筑集团在焊接领域的多个“首次”。他说:“每攻克一道难关,我就特别有成就感。”

在淮南田集二期工程建设过程中,面对世界首台再热蒸汽温度超过623摄氏度的超超临界机组,王洪兵带领他的团队成立了“高合金QC攻关小组”,开展职工技术创新活动,攻关HR3C和Super304H两种新材料的应用。

HR3C/Super304H焊口对于王洪兵来说是新的课题和挑战。“路是人走出来的!”王洪兵的语气严肃而坚定。

从技术难点讨论、岗前试焊到现场施焊,王洪兵和技术人员反复研究试验,探索出“采用小电流、窄焊道、薄焊层、快速焊的小线能量工艺、高频引弧以及电流衰减”的焊接新技术,将硫、磷含量极低的日本焊丝YT-HR3C作为焊接填充材料,同步进行充氩保护。

“成功了!”王洪兵和他的团队欢呼雀跃。

1546只HR3C新型高合金焊口的技术难关顺利攻克,合格率高达99.4%,助力该工程获评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和全国优秀焊接工程一等奖。这项新的成果有效地保证锅炉受热面管焊口质量,提高了发电机组的热效率,降低了发电机组的运行能耗,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30多年来,王洪兵辗转大江南北,完成了锅炉受热面、汽机管道等近10万只高温高压焊口施工,一次合格率100%。他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全国电力建设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全国电力职工技术成果奖1项,以及省、行业QC成果奖4项,省级工法1项。

榜样为先 以身作则传道授业

近日,安徽首批遴选的两家试点企业——中能建建筑集团有限公司、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7名“工匠”获评全国首批首席技师。王洪兵的徒弟们在得知王洪兵获评首席技师的消息后,第一时间发来祝贺。

他高兴之余,认真编写了一段文字回复大家:“薪火相传,弦歌不辍,望君常传喜讯于耳。”字里行间,体现了王洪兵对徒弟们的希冀,笃行不怠方能基业长青。

平日里,王洪兵以导师带徒为载体,以现场实际指导为方式,和徒弟苦练基本功,焊接堵漏、超薄板焊接、将针管焊接在一起吸水……

工作中,他始终告诫徒弟们要把“精益生产、精品奉献”的企业“至精文化”贯穿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学习技术、研发创新。

王洪兵所带领的焊接班组先后获得“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班组”“中国能建先进班组”称号,以及全国企业班组安全建设与管理成果展示一等奖、安徽省班组安全管理优秀成果展示比赛特等奖等殊荣。 (李楠)

编辑:胡佳佳

新闻图集
热点排行榜
公众号
扫码关注  手机浏览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