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橄榄绿”到“工装蓝”
——记中煤矿建三十工程处阴湾煤矿机工班长高生宏
2022-08-19 来源:安徽工人日报     作者:李继峰 分享

中煤矿建三十工程处阴湾煤矿机电队机工班长高生宏是一名退伍军人。

高生宏在部队时的留影.jpg

中煤矿建三十工程处阴湾煤矿机电队机工班长高生宏是一名退伍军人。他曾在新疆军区戍边6年,多次获评“优秀士兵”“优秀班长”,在军区大比武中荣获“技术标兵”称号,荣立三等功一次。

退伍后,他在新的岗位上依然以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苦练本领勤钻技术,并带出了一支善啃“骨头”的“特战班组”。

带着工友跑

1987年,高生宏入伍服役成为一名炮兵战士。他肯吃苦,善钻研,勤学习,从一名普通士兵成长为全团有名的“高炮大夫”。

退伍后,他曾在铜川矿务局、铜川自来水厂工作。2009年,他办理内退后来到中煤矿建三十工程处,先后在府谷二矿、朝源煤矿和阴湾煤矿工作。

高生宏担任机工班长后,发现机电班的不少员工因为对设备构造及原理一知半解,遇到困难“拆东墙补西墙”,设备能否修好全凭运气。高生宏决定从基础做起,带着工友钻技术。

他自费买来《矿山机械》《电器原理》《机械制图》等业务书籍放在会议室,带着职工一起学;建立了学习QQ群,把每天检修遇到的问题及处理办法发在群里供职工学习借鉴;每周三上台主讲“机电小课堂”,解决工作中的难点问题。他严格执行标准化作业程序,教职工规范操作,并主动与班里技术较弱的职工结为学习对子,上岗带看干,边操作边讲解,提升组员们的动手能力。

高生宏对井下供气阀进行调整确保工效最佳.jpg

班组严管理

高生宏认为,带好一个班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有“铁棒磨成针”的韧劲。

他把部队的标准化管理融进日常班组管理中,让组员养成“精细检修”的良好习惯。他借鉴军队大炮养护经验,全面推行设备档案化管理,做好设备维护,为机电设备佩戴了统一的“身份证”,并配备了专职“医生”。“身份证”张贴在设备显眼位置,上面详细记录了该设备的基本信息、设备专职“医生”,能够直观地了解每台设备的基本情况,也能从电脑上迅速找到该设备的“健康运行信息”,使设备管理更加精细科学。矿上多次召开片区设备养护现场会,推广他的管理经验。

本色显担当

“高师傅始终保持军人的本色,敢打硬仗勇于担当,值得我和工友学习。”机电队长朱振感慨地说。

一次,在401机巷迎头工敲帮问顶后准备打锚杆时,高生宏正在迎头检查,看到打眼工头顶上的顶板有道不明显的裂痕,立即让人撤出来。工友为了赶进度,认为他多管闲事。高生宏就跑上前,把他强拉过来,用钢钎从裂痕中撬,“轰隆”一声,一块几百斤重的矸石冒落下来。现场的操作工对高生宏的“敌意”,瞬间变成了敬意。

高生宏始终保持敢打硬仗的品格。他每月下井不仅超过规定次数,还经常深入最艰苦的现场对设备进行检修。

 今年7月份,43102工作面机头更换皮带托锟,受薄煤带影响,检修空间高度仅有1.3米,而且工作面处在淋水带,顶板有每小时20立方米的淋水,检修时需要穿雨衣爬行操作,一班下来,浑身汗透。高生宏看到工友有畏难情绪,他并不多说,而是连续7天和工人们一起淋着水检修设备。工作间隙,他还打趣道:“我们这是边工作边淋浴,不用掏钱免费冲凉。”他的坚韧和乐观感染了工友们,大伙一起努力,顺利完成了检修任务。 (李继峰)

编辑:汪莉

新闻图集
热点排行榜
公众号
扫码关注  手机浏览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