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热饭里的温度  ——安徽顺丰“工会移动厨房”双十一纪实
2025-11-10 来源:     作者:本报记者 胡潇 梁晴晴 分享

一份热饭里的温度  ——安徽顺丰“工会移动厨房”双十一纪实


热饭里的温度
 ——安徽顺丰“工会移动厨房”双十一纪实


每年的“双十一”都是一场购物狂欢,也是物流行业大考的顶点。在安徽顺丰合肥花峰分拨中心,分拣线的轰鸣声昼夜不息,万计的包裹正如潮水般涌向千家万户。11月4日,在下午5点这个特殊的时刻,一股夹杂着面饼焦香与胡辣汤热气的暖流,打破了场区内紧张忙碌的节奏。安徽顺丰工会主席马勇兵正和一支10余人的“工会移动厨房”小分队一起,将600份刚出锅的卷饼和热汤,递到刚刚交接班的运作员手中……

 

一顿热餐的“战时”筹备


今年的“双十一”从10月20日起就已经打响,安徽顺丰的“移动厨房”也在这一天就开始“点火”

“食材从昨天就开始准备了,今天早上八点多钟我们已经到达现场陆续准备起来。”顺丰工会干事彭芸香花峰分拨中心厨房里忙得脚不沾地。她身后,工会和经营管理部组成的联合小分队分工明确,切丝、炒蛋、蒸煮、炸里脊肉、卷饼,动作麻利。案板上,青椒炒鸡蛋、酸辣土豆丝香气扑鼻,一旁大桶里的胡辣汤正咕嘟冒着泡。

“为什么会准备卷饼?因为这两个菜吃起来便捷。”彭芸香解释道,分拨中心的小伙伴们都在固定岗位上,卷饼方便送到他们手中,也能快速吃完,不耽误工作。


微信图片_20251110111513_157_42_副本.jpg.jpg

这场关于“吃”的战役,谋划于更早之前。马勇兵,是“移动厨房”项目的发起与组织者。他坦言“我们的快递小哥每天穿梭在大街小巷,风餐露宿,用餐时间极不固定,肠胃亚健康是普遍现象。”随着双十一业务量翻倍,从10月20日第一波高峰开始,小哥们的吃饭问题更显紧迫。

“打造‘移动厨房’,就是为了让小哥们能随时随地感受到工会的关怀、企业的关心和社会的关爱。”马勇兵介绍,双十一期间,这项举措预计将覆盖全省2万名快递小哥,为应对接下来的“双十二”、春节等业务高峰,公司将投入近百万元慰问费用。

“之所以叫‘移动厨房’,还有一个原因是我们的送餐时间也不固定,比如今天选择在下午5点送餐,也经过了考量。这个时间段,白班的同事可以补充体力,晚班的同事可以垫垫肚子,更好地投入夜班工作。”彭芸香说,“移动厨房”不按固定时间表,而是精准卡在班次交接的间隙,让温暖在最需要的时刻抵达。

 

奔跑间隙的“温度”感知


热气腾腾的卷饼和胡辣汤,对于分秒必争的快递员而言,意味着什么?

在蜀山分拨中心,工龄3年的沈明威主要负责将全国发往安徽的货物分拣装车。“叮”的一声,一个包裹就被快速识别,放置到对应的车笼里。他告诉记者,近期日均分拣量在2000左右,高峰期可达3000-3500。谈及“移动厨房”,他憨厚地笑了:“昨天吃的辣糊汤和馒头,美味的,很暖胃

对于奔波在收派件一线的快递员来说,吃饭更是争分夺秒。合肥高新区营业点的快递小哥戴立向记者描述了他的“就餐哲学”:“不会选择面条一类的等餐时间长最爱点盖浇饭,最方便。”高峰期,他一天要派送一百六七十件,收取七八十件,吃饭时间被压缩到极致。“路边选一个快餐,几分钟吃完就继续干活。如果天天搞得很慢,会影响客户感受。”

他回忆起最忙的10月31日,系统显示,他当天派送了197个快件,收取63件。“早上没吃,中午去老乡鸡吃了个快餐,六七分钟吃完。晚上九点多到家才吃上第二顿饭。”戴立说,快递小哥十分钟以内吃完一顿饭是常态。长此以往,他无奈地感叹:“脚力很好,肠胃却不太好

“移动厨房”能解双十一“近渴”,但快递小哥的吃饭难题乃常年之困。如何将高峰期的“特别关怀”转化为常态化的“长效保障”对此,马勇兵表示,顺丰早已着手破题。事实上,一种更深思熟虑、更具可持续性的合作模式已于今年五月落地生根——安徽顺丰与本土餐饮品牌“老乡鸡”达成共建,全省683家门店化身成为顺丰小哥随时可以停靠的“补给站”,提供全天候85折优惠。

“算下来,每月大概有17000人次享受这份福利,累计为小哥们优惠了6万多元。”然而,在马勇兵看来,比起这些数字,背后传递的尊重感更为重要。“这份优惠关键不在金额,而让我们的快递员感,自己作为一个普通劳动者,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尊重。

 

记者手记:《总有人在悄悄爱着你

在顺丰分拨中心度过的一天,让我“吃饭”这两个字,有了不一样的感受。一张卷饼、一碗胡辣汤对于快递员而言,这是身体真实的能量补充,更是被“看见”与“惦记”的温暖。

近年来,从国家到地方,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关怀持续加强。这份来自顶层设计的温暖,正通过一家家企业的具体行动,流淌到每一位劳动者身边。“国家政策有温度,我们企业更要有行动!”安徽顺丰公共事务经理吴杨玲的话语干脆利落。

为什么一顿饭如此重要?顺丰人力资源的一位同事道出关键:除了薪资,更要让员工感到被关心。“即使苦一点累一点,知道有组织在惦记,归属感就强一点他说顺丰小哥年流动率低于行业,“情感留人”的力量正在于此。这正印证了“情感留人”与“待遇留人”“事业留人”同等重要。当企业不再仅仅将员工视为人力成本,而是珍视的伙伴和家人时,一切都会不一样

科技追求效率,但真正的进步是让创造这些效率的劳动者也被重视,被“看见”。当小哥沈明威捧着那碗热汤“挺美味的”,当无数个“小哥”因一份专属折扣而感受到被尊重时,我们看到的,是企业的温度、社会的善意与国家的关怀。它最终化作支撑每一位普通劳动者踏实前行、有尊严生活的温暖力量。

在这个看重件量的双十一,还有人默默关心着你是否吃上了一顿热饭——这份朴素的心意,远比任何数据都更触动人心。被“看见”与“惦记”,是这个“双十一”我们最想的故事。

 


编辑:胡潇

新闻图集
热点排行榜
公众号
扫码关注  手机浏览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