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台县仁里镇金钱山社区党总支创新推出“金议”求精工作法——
把民生实事办到居民心坎上
清晨的金钱山社区,党群驿站里墨香阵阵,老人们在一起练习书法;小区楼下,崭新的充电桩前,居民有序给电动车充电;网格员进楼入户,笔记本上记满了居民的诉求……这幅充满烟火气的民生图景,源自池州市石台县仁里镇金钱山社区党总支创新推出的“金议”求精工作法。近年来,社区党总支通过凝聚多元力量、贴近群众议事、闭环落实诉求,把民生实事办到了居民心坎上。
“1+3”议事体系让多元力量拧成“一股绳”
“车位变菜地,臭味飘满楼”,曾是金钱山小区居民最头疼的事。作为拆迁安置小区,不少住户保留着“房前屋后种点啥”的习惯,62岁的小区居民裴大妈就把楼下车位填了土种上蔬菜,自制的农家肥一发酵,邻里怨言不断。
“我没收入,自己种菜自己吃,不给儿女添麻烦!”面对社区党总支副书记唐芳敏的上门劝说,裴大妈起初态度坚决。唐芳敏没有硬劝,而是坐在裴大妈的小板凳上拉家常:“您看楼上李姐家孩子总咳嗽,闻到臭味很难受;再说咱小区创文明社区,环境好了,住着也舒心不是!”经过多番耐心沟通,裴大妈终于松了口,主动清理了菜地。更让她暖心的是,唐芳敏还帮她联系了环卫保洁的工作,如今裴大妈每天穿着工作服清扫街道,逢人就说:“上班挣钱比种菜踏实,社区真为咱着想!”
这样的转变,缘于社区搭建的“1+3”议事体系——以社区党总支为核心,物业党支部、业委会、共建单位协同发力,6名网格员化身“贴心人”扎根网格。居民徐伯曾因家门上残留的双面胶难以清理,扬言要拒缴物业费。网格员徐跃珍了解情况后,周末就带着物业工作人员和小区11名党员,拿着工具挨家清理,20多户居民家的大门焕然一新。看着干净的大门,徐伯二话不说,当天缴纳了物业费。
“室内+户外”议事模式在“你一言我一语”中解决民生小事
“以前反映问题得跑社区,现在楼下就能说!”金山阳光小区的刘阿姨指着楼前的“议事亭”告诉笔者。此前,小区楼道曾被乱涂乱画,墙面斑驳不堪,刘阿姨试着在“议事亭”提了句建议,没想到社区第二天就组织物业、居民代表协商,一周内就把楼道重新粉刷干净。
这处“议事亭”,是社区打破“会议室议事”局限的缩影。为让居民“想说就说、就近能议”,社区在党群服务中心设立“室内议事点”,又在7个小区楼下搭建“户外移动议事点”,小到垃圾分类投放,大到小区设施改造,都能在这里协商。每周三,网格员还会开展“深入网格零距离”行动,带着笔记本上门听诉求;每月15日的“倾听居民真心声”座谈会,更会把驻区单位、物业、居民代表聚到一起,当场拆解难题。
金钱山小区曾有居民反映,天不亮就有住户在楼下用柴火烧水,这一情况已持续两年多,谁劝也不听,产生的噪音和空气污染让学生睡不好觉。在户外议事点,唐芳敏当场决定,自己去做这位老人的工作。唐芳敏前后跑了3趟,老人终于意识到自己的生活方式给别人带来的困扰,不仅承诺今后不再烧柴,还当场丢弃了烧水炉。
今年以来,通过“室内+户外”议事模式,社区已组织70场议事会,收集120条意见,从地下车库坡道修补到电梯维护,从外墙漏水维修到路牙石更换,一件件民生小事在“你一言我一语”中得到解决。
全链条闭环机制让民生心愿件件“有着落”
“盼了3年,终于有地方下棋了!”走进金山阳光小区党群驿站,72岁的章大爷正和棋友对弈,桌上摆着社区刚添置的新棋盘。谁能想到,这里曾是小区的“闲置难题”——小区建成早,没有专门的老年活动场所,老人们只能在路边下棋,遇到刮风下雨就“无处可去”。
从“诉求提出”到“落地见效”,背后是社区构建的“全链条闭环机制”。2020年,社区在“红色长廊”的“微心愿”墙上看到老人们的诉求后,立刻把“建设老年活动场所”列为议事议题。经过多次协商,社区协调将小区三层500余平方米的闲置公用房出租给酒店,用所得租金租下一个380平方米的门面;县委组织部和仁里镇得知后,又配套专项资金用于装修。如今,活动中心里书法桌、棋牌桌、饮水机等一应俱全,每天都有近百名老人来“打卡”。
充电桩不足,曾是金山阳光小区、金钱山小区、碧桂园小区居民的“烦心事”。社区接到诉求后,联合物业、住建部门实地勘察,结合小区改造工程,仅用两个月就增设了100余个充电位。“以前得推着电动车找充电点,今后楼下就能充电,太方便了!”李女士说。
从“居民许愿”到“确定议题”,从“协商议事”到“实施回访”,每一个环节都有专人跟进。今年1至8月,社区已办理43件“微心愿”,群众满意度达100%。如今的金钱山社区,没有了“踢皮球”的推诿,少了“等一等”的拖延,更多的是“马上办”的效率和“放心吧”的承诺——这张用真心写就的民生答卷,正温暖着每一位住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