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关于“如何培育更多大国工匠”的深度探讨,9月24日在第三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暨大国工匠论坛上火热展开。首次在工匠大会上举办的大国工匠培育与工匠学院建设论坛,邀请相关部委、国有企业、工会组织、工商联相关负责同志和大学院校专家学者、大国工匠等,围绕大国工匠培育、工匠学院建设、工匠人才激励等核心议题,为新时代工匠人才培育擘画蓝图、汇聚合力。
“弘扬精神,积极作为,在服务工匠人才培育中展现工会担当。”全国总工会劳动和经济工作部负责同志表示,全总将大国工匠培育纳入“559”工作部署,同时出台了《工匠人才培育实施办法》,设立大国工匠培育激励专项资金,创新提出大国工匠卓越五力标准,切实完善培养培育、选树宣传、作用发挥、服务保障工作机制,不断夯实工匠人才培育制度基础。
对于如何落实企业培养工匠人才的主体责任,国务院国资委党建工作局负责同志介绍,已超过七成的中央企业开展集团层面工匠培育,2024年培养了2600多名工匠人才。“我们将通过抓思想政治引领、抓创新工作室建设、抓项目支持保障、抓待遇落实提升,努力把央企工匠培育工程抓出实效,为打造一流产业技术工人队伍,建设一流企业贡献力量。”
全国工商联人才中心负责同志表示,工商联正在持续推进民企工匠培育和人才库建设,实现培养一个、带动一批、赋能一片,让更多民企工匠成长为大国工匠。
来自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中国工人出版社、荆楚工匠学院、保定工匠学院等单位的负责同志、专家学者,则从工匠人才培育与全国工匠学院体系建设、加快建设全国网上工匠学院、深化产教融合等方面畅谈实践探索。据了解,全总建设的“职工之家”APP上线了全国网上工匠学院,目前全国建成的2600多家各级各类工匠学院,全部完成入驻。网上工匠学院具备完整的职工技术技能学习数智化生态:不仅有顶尖工匠的音视频在线学习课程,还有答题闯关、AI辅助、VR场景等功能。
“培育工匠人才,要以政策保障为基,以精准服务为要,以氛围营造为魂。”吉林省总工会负责同志表示,吉林省委、省政府将工匠人才培养列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核心任务。同时,让工匠站“C位”,将“吉林工匠”设为省级表彰项目,并在“省五一劳动奖章”评选中明确产业工人和一线技术人员占比超50%。
“培育工匠人才离不开产改政策的持续完善和公司积极响应的激励模式”“企业应在建立多层次激励机制、拓宽职工职业发展通道上作出更多努力”“主流媒体应该更好地讲述工匠故事,让工匠精神从屏幕走向生活”……2个小时的论坛,从畅谈观点到分享经验,所有的发言都指向同一个目标:推动“匠心星火”成“燎原之势”,培养造就一大批工匠人才,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澎湃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