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的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斗争
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党统治集团执意挑起内战,内部官僚系统腐败且对人民横征暴敛,引发各阶层不满与反抗。安徽工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积极参与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斗争,与国统区人民的爱国民主运动汇合,形成了配合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二条战线。
合肥印刷工人的斗争
1949年前,合肥印刷业工人有350多人,主要印刷厂包括国民党官方办的晚报社印刷厂、安徽日报社印刷厂、公正报社印刷厂、合肥报社印刷厂、育幼院印刷厂。私营印刷厂有启化印刷厂、联友印刷厂及数十家石印场。因工人住地分散、交通不便,且国民党对报社控制严密,罢工斗争起初很难开展。
抗战胜利后,安徽日报社印刷厂迁至合肥,此时私人石印社一蹶不振,官办报社印刷厂也无加工业务,工人常发不出工资,生活困苦。1946年秋,报社工务主任强迫工人加班且对工人提出的合理要求置之不理,工人愤怒罢工,致报社停刊。国民党安徽省参议院接管安徽日报社后解雇和开除了一批工人,强行复刊。
1947至1948年,国统区物价飞涨,民不聊生。1947年4月中旬至6月中旬,10周内物价上涨百分之百。1948年秋,合肥公正报社印刷厂工人因报社发不出工资、伙房无米下锅,爆发“反压迫、反饥饿、争生存”罢工运动。
淮南煤矿工人的斗争
1946年4月,淮南九龙岗矿资本家不仅拖欠或不发工人工资,还无故开除18名工人,激起了工人们的愤怒。工人李文林、周云组织一些被开除的、家中断粮的、挨过资本家和把头毒打的工友秘密开会,决定向资本家提出三项要求:发清欠支、增加工资;不准开除工人,已开除的要立即复工;不准打骂工人,允许成立工会。会后,变电所工人切断电源,2000多名工人包围伪矿务局大楼。伪局长刘镜和伪秘书长章绍逸怕事态闹大,最终同意工人们的要求,发放欠薪、增加工资、被开除的工人复工、矿上成立工会,工人们的斗争取得了胜利。同年,淮南北龙岗煤矿2000余名工人为反对拖欠工资、开除工人举行罢工,迫使资本家如数发放欠薪,准许被开除的工人全部复工,工人们在斗争中还成立了工会组织。
安徽其他地区工人的斗争
1945年日本投降后,国民党政府接收了华东水电公司芜湖营业所,但工人们却领不到工资,经斗争后厂方发放了工资。9月,新四军派王克祥到南陵县,在三里店南吕山组织了一支以造纸工人为主的40余人自卫队,后发展到近3000人,更名为皖南游击队。10月起,自卫队在淮北新解放的城市以工人为主体,团结城市贫民开展惩奸、清算运动,推动群众团体和民兵组织建立发展。
1946年春,凤阳临淮关民众为反对内战和苛捐杂税,举行罢工、罢市和卧轨活动,并开展全县“反对内战,要求和平”签名运动。同年,蚌埠兄弟烟厂工人为分“年红”与资方开展斗争,最终每人获得分红40元。4月,芜湖市全体印刷工人因要求增加工资而罢工,因工头混入工会,罢工失败。5月12日,颍上县西镇教职工因抗议校长克扣工资罢课三天,后校长宴请全校教工并发薪。7月1日,国民党把持的蚌埠市总工会胁迫所有职工入会并每月缴纳会费,为此,共产党员张瑾领导庆华烟厂工人发起抗缴会费运动,其他烟厂纷纷响应。此外,蚌埠地下党支书韩光辉发动20多家雇工与资本家斗争,提出工资由发现金改为发实物等要求,第二年上半年要求陆续得到满足。9月,屯溪烟丝工人罢工要求增加工资五成,坚持七天后胜利。9月19日,蚌埠百余名汽车业工人为抗议放映侮辱司机影片,砸毁东方电影院。10月,芜湖烟业工人、裕中纱厂工人和西服业工人为增加工资开展斗争。12月,安庆皖报社印刷厂工人反对总编歧视工人,联合六家报社50多名工人罢工,全城报纸停刊一天。1947年1月,蚌埠中和烟厂工人开展经济斗争,迫使资本家同意春节后每人发薪20元,但斗争发起人被开除。6月5日,何东初率警卫员及大中华澡堂工人举行暴动,投奔革命队伍,发展为长江独立团。1948年,蚌埠烟厂工人组成护厂队夜以继日保护工厂。同年2月,蚌埠报界工人在中共蚌埠地下党领导下举行罢工,迫使报社老板答应增加工资。
国民党统治区工人发起斗争活动,是由国民党当局在抗战胜利后,执意推行内战独裁政策,使国民经济得不到恢复、失业工人持续增加、工人生活状况恶化而造成的。这些斗争虽在形式上都是经济斗争,但它们反映了广大工人群众对国民党独裁统治和内战政策的强烈不满。国民党当局对各地工人运动的镇压和破坏,更加暴露了其反动面目,加深人民不满。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各级工会组织工人群众开展斗争并与各界人民斗争相配合,推动国统区工人运动更广泛、深入发展。(据《安徽工人运动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