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我省经济运行总体稳中有进 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
本报讯 7月21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上半年,我省服务做强国内大循环,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全省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上半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25723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294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9938亿元,增长6.4%;第三产业增加值14491亿元,增长5.3%。
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夏粮再获丰收。上半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同比增长3.5%。夏粮播种面积4332.6万亩,比上年增加17.5万亩;夏粮总产量352.4亿斤、居全国第3位,增产0.5亿斤,增长0.15%。油菜籽产量 114万吨,增长2.8%。猪牛羊禽肉产量223.5万吨,增长3.2%,其中猪肉产量134.3万吨,增长4.5%;牛奶产量增长20.1%。水产品产量139.4万吨,增长4.8%。二季度末,生猪存栏1435.4万头,增长8.3%;上半年,生猪出栏1619万头,增长3.2%。
工业生产较快增长,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支撑作用明显。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分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下降0.3%,制造业增长10.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2.3%。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3.1%;股份制企业增长9%,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4.7%;私营企业增长6.7%。主要工业产品中,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17.3%,集成电路增长9.9%,工业机器人增长93.3%。
服务业稳定发展,现代服务业增势较好。上半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3%。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分别增长6.2%、13.1%、5.6%、6.4%。1-5月份,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5.4%。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18.3%,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长16.5%,科技服务业增长14.9%。
市场消费平稳增长,以旧换新商品销售增长较快。上半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051亿元,同比增长5.5%。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0263.7亿元,增长5.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787.3亿元,增长5.7%。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额10317.2亿元,增长5.6%;餐饮收入1733.8亿元,增长5.2%。基本生活类商品销售较好,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日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2.3%、12.8%。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继续显效,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增长21.3%、家具类增长12.8%、计算机类增长151.3%、智能手机增长99.3%。全省网上零售额2412.7亿元,增长10.2%。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2013.7亿元,增长8%,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6.7%。
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优化,基础设施投资增长较快。上半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2.8%;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0.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9.3%,第二产业投资同比持平,第三产业投资下降5.3%。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21.2%,其中信息服务、研发与设计服务投资分别增长55.9%和94.8%。分领域看,“两重”建设项目加速推进,基础设施投资增长7.3%,其中道路运输业投资增长10.8%、铁路运输业增长19.7%、公共设施管理业增长7%;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2.7%。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9.8%、销售额下降14.8%。
外贸规模持续扩大,机电产品出口占比上升。上半年,全省货物进出口总额4585.4亿元,同比增长15.2%。其中,出口3098.5亿元,增长15.4%;进口1486.9亿元,增长14.7%。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17.9%,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1.9%,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出口商品中,机电产品出口额增长18.5%,占全省出口的比重为71.9%,同比提高1.9个百分点,其中锂离子蓄电池、光伏产品、电动汽车“新三样”产品出口371.3亿元,增长67.8%。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居民收入同比增加。上半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40.2万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59.1%,超序时进度9.1个百分点。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961元,同比名义增长5.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3%。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230元,名义增长4.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896元,名义增长5.9%,实际增长5.5%。
总的看,上半年,随着各项宏观政策继续发力显效,全省经济延续平稳较快增长势头,向新向好因素累积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