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工运情 匠心耀江淮】 “九一八”事变后,安徽工人掀起抗日救亡的怒潮
2025-07-14 来源:     作者: 分享

【百年工运情 匠心耀江淮】 “九一八”事变后,安徽工人掀起抗日救亡的怒潮

“九一八”事变后,安徽工人掀起抗日救亡怒潮

 

 “九一八”事变的炮声,如惊雷般炸响在中华大地,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肆意践踏我国东北领土。这一暴行,激起了全国各界群众的强烈愤慨,纷纷要求抗日,反对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主义。在安徽,各级共产党组织积极响应时代号召,大力宣传抗日思想,安徽多地迅速组织成立“抗日救国会”,动员广大人民投身到汹涌澎湃的抗日浪潮之中。
       各地党组织响应号召,抗日浪潮初起
       1931年9月22日,中共芜湖中心县委召开第四次全体会议,向各界群众发出团结起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反对国民党政府卖国政策的号召。同日,中共皖西北中心县委召开党团联席会议,通过了反对日本出兵占领东三省的决议,并积极组织游行示威和集会。安庆、六安、寿县、太和、阜阳等地的中共组织也迅速行动,先后召开会议,发表宣言,号召各界人民一致抗日。
       在芜湖,9月23日,芜湖百货公司店员会召开抗日大会,声讨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的罪行,坚决反对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与此同时,码头等各业工人、商人、学生等各界群众也纷纷集会,并成立了抗日救国会,为抗日救亡运动注入了新的力量。
       各地行动风起云涌,抗日热情高涨
       9月25日,安庆“反日援侨会”召集紧急会议,决议安徽商人不得再进日货,以经济手段抵制日本侵略。同月,朱雁秋等人组成“抗日后援会”,为抗日救亡提供了有力的支持。9月27日,蚌埠各界民众1万多人召开抗日救国大会,呼吁对日经济绝交,进行武装抗日。中共长淮特委在会上散发了宣传品,进一步激发了民众的抗日热情。
       10月3日,贵池县各界5000多人成立“抗日救国会”,展现了当地民众团结抗日的决心。同月,宣城、铜陵、泾昌、无为、六安、南陵、阜阳、太和、滁县、桐城、萧县等地也举行集会或游行,有的组织了“抗日救国会”,将抗日救亡的火种播撒到安徽的各个角落。
        11月,江淮中学学生组成“援黑队”(又名北上决死团),17名“援黑队”同学离蚌北上,奔赴抗日前线,展现了青年学生的爱国担当。12月2日,芜湖工人、学生和商人联合成立芜湖各界慰劳黑军(黑龙江省的抗日军队)劝募委员会,为前线的抗日军队提供物资支持。
        合肥大会规模空前,抗日诉求强烈
        1931年10月5日,合肥各业工人和各校学生及市民万余人举行了规模空前的抗日救亡大会。会上,工人代表和各校学生代表纷纷发表演说,呼吁全国各阶层人民团结起来,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大会一致通过了给国民党政府和全国各地的通电,明确提出了五项要求:对日宣战;厉行革命外交;通告全国各地一律不准装运和贩卖日货;颁发惩治商奸贩卖日货条例;通告全国各校,停课三月,实行军训,准备对日作战。
       会后,工人和学生举行了游行示威,并沿途散发传单,张贴标语,高呼抗日口号。游行时,工人和学生还牵着破坏抵制日货的奸商游街示众,斥责其不顾民族利益、唯利是图的罪行。然而,国民党合肥当局和合肥国民党驻军四十六师顽固地执行蒋介石的卖国政策,残酷镇压人民的爱国斗争。游行群众愤怒地高呼:“反对四十六师!”“打倒卖国贼!”将抗日救亡运动推向了高潮。
       安庆工人持续斗争,抗日反蒋坚决
       安庆工人阶级在反对阶级压迫、进行各种罢工斗争的同时,积极开展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1933年9月14日,中共皖西中心县委发出《九一八两周年的纪念告民众书》,号召工农群众武装起来,进行民族自卫战争。安庆工人和各界群众积极响应,先后恢复和成立了反日会、抗日救国会、反帝大同盟、义勇军后援会等抗日群众团体。
       他们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抗日反蒋斗争,坚决反对丧权辱国的《淞沪协定》《塘沽协定》《何梅协定》等卖国条约,痛斥国民党政府出卖民族利益的罪行。安庆工人的斗争,为安徽的抗日救亡运动增添了新的力量。
       面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恶行,在安徽共产党人的组织带领下,广大安徽工人积极参与抗日救亡运动。他们与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些抗日活动的爆发激起了广大民众的爱国热情,引发了广大民众对国家生死存亡的危机意识。安徽工人的抗日救亡运动,是中华民族抗日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的抗日战争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据《安徽 工人运动史》)

编辑:胡茂勇

新闻图集
热点排行榜
公众号
扫码关注  手机浏览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