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条两则,标题见内文
2025-07-06 来源:     作者: 分享

竖条两则,标题见内文

移风易俗为爱“减负”

 

近年来,安庆市各级民政部门立足自身职责,强化政策宣传引导,大力推动婚姻领域移风易俗,积极构建新型婚育文化。

在队伍和阵地建设上下功夫。安庆市民政部门整合社会工作师、律师、心理咨询师等专业力量,广泛招募志愿者,在婚姻登记机关驻点开展婚姻辅导、家庭矛盾调解等服务,形成“专职辅导员+志愿者”联动模式。目前,全市共有婚姻家庭辅导师41人、志愿者15人,其中25人持有社会工作师、心理咨询师等职业资格证书。为大力弘扬文明婚俗,安庆市设置了4处婚俗文化长廊、11处婚俗文化墙。此外,桐城市建立了244个“六尺巷”婚姻家庭调解室;岳西县搭建形成“1124”多级联动阵地(即1个婚俗文化公园+1个婚俗文化协会+24个婚俗改革示范点),引导群众践行文明婚俗新风尚。

在融合发展上做文章。安庆市坚持价值引领,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新时代婚俗改革。今年5月20日,桐城市举办“六尺礼让 情定文都”青年集体婚礼,通过巡游“六尺巷”,让新人领悟谦和礼让的传统美德和宽厚仁爱、以和为贵的家风家训。安庆各地还推动婚姻登记进公园、进景区:潜山市建成“雪湖”婚姻登记点,积极探索“婚庆+文旅”新路径;迎江区在长风沙花溪谷旅游区举办集体婚礼,让新人深度体验自然景观与人文风情。

在优化服务上求实效。安庆市各婚姻登记机关精心打造充满仪式感的领证环境,邀请党政领导、金婚夫妇等给新人颁证;融合婚姻登记与福彩,举办特色颁证、集体婚礼等活动,让婚姻当事人体验满满的仪式感、幸福感。在婚姻家庭辅导方面,今年以来,全市共举办婚前小课堂194场,开展婚姻辅导“五走进”活动64场,辅导婚姻当事人2971人次。安庆市还在线上线下同步发放婚俗改革倡议书,依托“民政民生‘轻骑兵’走进社区暖人心”活动,大力倡导婚事新办、喜事简办,推动移风易俗。今年以来,全市共发放宣传材料1万余份,引导群众树立正确婚恋观,让人生大事简约而不简单。(杨善龙欧阳文娇)

 

 

 

文化赋能甜蜜升级

 

随着婚姻登记“全国通办”政策全面落地,宣城市民政局将婚姻登记服务与地方文化深度融合,从浸润非遗的“泾川婚俗文化展厅”,到月亮湾旅游景区浪漫的户外颁证;从现代网红打卡地的时尚婚礼派对,到端庄大气的汉式集体婚礼,宣城市以文化为纽带,为“全国通办”注入地方特色,让婚姻登记成为传承文化、倡导新风的重要载体。

便民服务提质增效。宣城市民政局组织婚姻登记处工作人员开展专项培训,扎实推进婚姻登记“全国通办”“材料简化”便民举措落地。如今,新人仅需持身份证及无配偶声明,即可跨区域办理登记,平均办理时长缩短至12分钟以内。在业务延伸方面,旌德县建立了“新婚幸福”微信群,为新人持续提供免费婚前辅导;郎溪县、宁国市组建了婚俗新风志愿队,引导新人树立文明婚俗理念,让婚登服务既有“速度”更有“温度”。

浪漫体验融入自然与传统。宣城市民政局将结婚颁证服务延伸至旅游景区,依托马头祥民俗文化旅游景区等资源,精心打造了8个结婚登记户外颁证基地。今年5月20日,广德市举办了“爱满初夏 同心共证”集体婚礼暨颁证仪式,12对新人身着典雅的中式婚服,通过三拜礼、合卺礼、结发礼等传统汉式婚礼环节,以古典仪式诠释爱情真谛。

非遗民俗点亮婚登空间。泾县婚姻登记处投资近30万元对原有的婚姻登记场所进行升级改造,将等候大厅布置成“泾川婚俗文化展厅”。展厅以四大主题板块呈现婚俗变迁,巧妙融入纸寿千年的“宣纸文化”和县级非遗“茂林喜宴十二碗”等民俗元素,成为弘扬优秀婚姻文化、倡导移风易俗的重要阵地。绩溪县依托国家级非遗项目剪纸民俗文化的资源优势,探索将婚姻登记与民俗体验相结合,把婚俗剪纸文化体验搬进婚姻登记处。

激活“甜蜜经济”新动能。宣城市创新构建“婚登+文旅+产业”发展模式,推动“全国通办”政策与文旅产业发展有机结合。今年5月20日,在网红景区泾县月亮湾——瀑布咖啡临水草坪举办了“爱在山水间”户外登记活动,10对新人身着礼服婚纱,在青山绿水的环抱中完成了浪漫的婚礼仪式,有效激活了婚庆、旅游等关联消费。今年1月,宁国市河沥溪老街婚姻登记点正式启用,形成了“登记+婚庆+摄影+旅游”四位一体的综合性产业链,为新人提供“一站式”婚恋服务体验,促进“甜蜜经济”蓬勃发展。(孙小燕)

 

编辑:蒋云帆

新闻图集
热点排行榜
公众号
扫码关注  手机浏览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