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
本报讯4月24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发布会获悉,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制定了《安徽省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并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
据了解,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坚持把促进消费摆在突出位置,2024年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提振消费作为重中之重,推动一系列促消费扩内需政策落地显效。2024年我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 2.4万亿元,党的十八大以来年均增速10.8%、高于全国2.9个百分点,占全国的比重从3.6%提高到5.0%。今年一季度,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8%、高于全国1.2个百分点,居长三角第1位,消费已经成为拉动全省经济增长的主动力。
据悉,《方案》起草过程中主要有四个方面考虑:一是贯彻落实国家要求。深入贯彻中央及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要求,对标国家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和先发地区的好经验好做法,结合我省实际,因地制宜谋划贯彻落实举措。二是统筹供需同向发力。在需求侧,着力促进居民增收减负,大力实施外来客源引留行动,全面激发消费需求;在供给侧,重点支持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加大消费新场景培育力度,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创造消费新需求。三是聚焦堵点精准施策。聚焦制约需求释放和供给创新的突出问题,实施限制措施清理优化行动,进一步提升大型活动审批效率,放宽城市商业外摆限制,完善文化文物单位文创产品开发激励机制,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四是注重协同形成合力。强化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整合利用项目投资、财政投入、工会经费、消费帮扶等领域资金,推动财税、金融、产业、投资等方面政策联动发力,让政策真正从“纸上”落到“地上”。
《方案》从八个方面共提出30条举措。前七个部分部署实施消费能力提升、新型消费培优、传统消费升级、外来客源引留、消费设施提升、消费环境改善、限制措施清理优化等七大行动,让居民“能消费、愿消费、敢消费”。第八部分从长效机制、投资支撑、财政政策引导带动、金融服务等四个方面提出政策措施。
在文件起草过程中,我省注重国家导向与安徽实际的结合,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确保政策措施有力有效、可感可及。
注重增收减负,着力提升消费能力。把推动老百姓增收减负摆在首要位置,把消费促进和消费帮扶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和工作推进力度,支持打造线上线下综合平台,引导各类主体扩大脱贫地区农产品和文旅服务采购帮销,更好激发脱贫地区内生动力,实现增收与消费良性互动。
注重优化供给,加快培育新型业态。主动顺应消费升级新趋势,引导首发经济、“人工智能+消费”、IP经济、户外运动等新兴消费加快发展,推动商贸零售、住宿餐饮、汽车家电等传统消费焕新升级。我省还将建立消费新场景培育壮大机制,推出场景创新“揭榜攻关”清单、供需合作机会清单和要素资源供给清单,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样化消费新需求。
注重改善民生,提升普惠消费品质。坚持促消费和惠民生并重,聚焦“一老一小”,支持建设一批“单位内”“家门口”“社区旁”托育机构,推动托育服务与职工上下班时间衔接;加力推进适老化改造,丰富老年助餐、老年教育、银发旅游等供给。
注重创新机制,着力激发市场活力。在减少消费限制方面,放宽促销活动、社区集市等商业外摆限制,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停车位错时开放共享,减少对大众消费场所不必要的行政检查,让城市消费更有“烟火气”。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加快推进大型群众性活动审批许可“一件事”改革,压缩大型营业性演出审批时限,完善博物馆、科技馆等文化文物单位文创产品开发激励机制。
注重财税金融支撑,联动形成政策合力。投资政策引导,从优化投资结构和引导社会资本入手,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教育医疗、养老托育、文旅体育等项目投资,形成政府引领、社会参与的投资格局。面向企业,设立消费类贷款风险补偿资金,保障消费金融服务链条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