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职工送上“心灵按摩”
首届安徽省职工心理健康服务职业技能大赛圆满落幕
本报讯11月28日,一场聚焦职工心理健康的专业比赛——首届安徽省职工心理健康服务职业技能大赛在合肥落下帷幕。此次大赛由省总工会与省卫生健康委共同主办,旨在提升职工心理健康服务水平,为面临工作压力、精力疲惫、工作倦怠等心理健康挑战的职工提供温柔而精准的抚慰与疗愈。大赛吸引了来自全省各市、各产业的近百名心理健康服务工作者参赛。经过层层选拔,23支代表队脱颖而出进入复赛,8支代表队成功晋级决赛。
大赛现场热火朝天,每支代表队都铆足了劲,展现各自的风采。他们围绕职工心理健康服务的知识和技能展开激烈比拼,共同探索并尝试解答职工在遇到心理健康困惑时如何重拾内心的平静与自信。经过激烈角逐,大赛最终决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5名。
“我们拿了团体一等奖,这次比赛让我大开眼界。”省部属(直管)企事业工会代表队队员范敏兴奋地表示,“在我们中铁四局,心理咨询得接地气,毕竟职工们常年在外。我们有专业的队伍在做这项工作,每个项目部也都设立了‘心灵驿站’,2023年,400多个‘心灵驿站’累计开展420次团队辅导。”
据了解,自今年9月中旬此次大赛方案下发以来,全省各地、各单位积极响应,广泛发动职工参与,通过多种渠道组织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活动,形成了浓厚的“比学赶超”氛围。省部属(直管)企事业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工会高度重视此次大赛,通过层层遴选,最终确定了由中铁四局的三位选手代表参赛。大赛期间,他们沉着应战、稳扎稳打,展现了良好的精神风貌,最终取得了团体一等奖。
来自芜湖市总工会代表队的时雨欣是一位拥有4年心理治疗经验的选手。“这次比赛让我获得了和同行比拼的机会,也让我找到了自己的短板。我发现自己虽有治疗经验,但缺乏职业技能比赛的实战经验。”时雨欣表示,虽然没能站上这次大赛的领奖台,但她将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加努力,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
作为省级一类竞赛项目,此次大赛特邀业内权威专家担任评委,创新设置了竞赛科目、内容和形式,并全程网上直播。省心理卫生协会理事长何成森表示,此次大赛具有开创性意义,“大赛的举办,进一步唤起了各类用工单位对职工心理健康的重视,并提供了一个技术交流和学术提升的平台,这将对全省心理健康工作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
决赛现场,一个个真挚感人的心理帮扶案例不仅展现了选手们在倾听、共情、觉察及给出建议时的耐心、用心,还触动着在场听众的心弦。评委王军对此次大赛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比赛内容贴近实际,既有心理障碍治疗、心理咨询,又涵盖了压力管理、情绪调节、认知重构及职场适应等内容,兼具针对性和实用性。“此外,比赛形式创新活泼,通过必答抢答、案例展示与解析等环节极大地增强了观众和评委的参与感、体验感和趣味感,使心理健康知识和理念更易于被接受和理解。”王军说。
据悉,近年来,省总工会高度重视职工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已连续三年将心理健康服务作为“为职工办好十件实事”的重要内容之一。今年以来,全省各级工会共建设心理健康服务室332家,举办心理健康讲座741场次,提供心理健康服务3万人次。
记者手记:直面职工心理困扰,摆脱“病耻感”
成年人的世界,压力如影随形。家庭、事业的重担,让许多人在夜深人静时陷入“emo”。省心理卫生协会理事长何成森在接受采访中形象地指出,心理困扰如同发烧感冒,是成长中的必经历程。 遗憾的是,不少人对心理问题抱有 “病耻感”,视其为难以启齿的秘密。这种观念不仅阻碍了求助之路,也让众多心灵在痛苦中徘徊。
要打破这一困境,需全社会携手,提升心理健康意识,普及相关知识。当前,省心理卫生协会、各医院、各高校等正通过宣传教育,让更多人认识到心理问题的普遍性,逐步消除“病耻感”。
此次大赛为各级工会及用工单位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契机,进一步唤起其对职工心理健康的重视。我们应借此机会,学习先进经验,如中铁四局设立的“心灵驿站”,为职工提供更加全面、专业的心理支持。
作为成年人,我们亦需学会倾听内心,勇敢面对情绪起伏。当心灵遭遇困扰,不妨主动迈出一步,寻求专业心理指导,让心灵得到滋养与疗愈。正如身体需要定期保健,心灵同样需要呵护与关怀。遇到困惑时,不妨来一场心灵“SPA”,释放压力,找回那个元气满满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