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卫生院来了位皖北姑娘
2024-11-15 来源:     作者:潘欢欢 分享

山里卫生院来了位皖北姑娘

山里卫生院来了位皖北姑娘

 

    11月4日上午9点半,在池州市贵池区梅街镇刘街社区刘街卫生院,笔者见到了汪星汝,扎着高高的马尾辫,虽然医用口罩遮住了她的面庞,但眼镜玻璃片后一双笑起来弯弯的眼睛让人如沐春风。

  今年25岁的汪星汝来自宿州市砀山县,从吉林省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后,只身前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青河县,成为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志愿服务结束后,汪星汝报名参加池州市“三支一扶”计划招募考试。2021年9月,她正式成为贵池区梅街镇刘街卫生院的一名支医工作人员,今年是她在这个山里卫生院工作的第3年。

  “刘奶奶,医保报销之后是34块9毛5。”80岁的村民刘秀珍患有高血压,需要按时服用降压药。汪星汝坐在卫生院挂号窗口旁,熟练地在电脑上的医疗保险费用结算单上填好患者姓名及所需支付费用。

  “啊?多少?”

  “34块9毛5”,汪星汝提高了嗓门,又重复了一遍。她说,很多上了年纪的村民听力不太好,交流时需要更多的耐心。

  “刘奶奶,我再给您量一遍血压,您跟我到这边来。”因为不放心刘秀珍的身体情况,汪星汝准备给她再检查一遍血压。“高压140、低压70,我现在给您倒点水,您在这里把药吃了再回去。”

  “亲切、负责、有耐心……”这些让人心里暖融融的字眼,是患者和家属对汪星汝的评价。刘街社区共有25个村民组,常住人口约1850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817人,占比较高。不少老年人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就医需求量比较大。汪星汝总是面带微笑,细心观察患者症状,紧盯各项指标变化,全面评估每一次诊断、用药。有时,一些老年人很难清楚地表达身体不适,她总是不厌其烦地问诊,反复确认病情,确保不漏诊、不错诊,赢得了当地村民的信赖。

  “不同于市县大医院,我们接触的病人基本都是本村村民,医生与患者之间更容易建立联系,彼此之间交流多,关系也更融洽。”汪星汝说。如今,刘街卫生院不仅为村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还承担着乡村各项公共卫生服务任务,为村民科普健康知识。

  入户随访就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

  “宝妈最近还好吧?产后恢复正常吧?”11月4日下午,笔者跟随汪星汝和同事来到和平村民组汪平安家中进行新生儿访视工作。目前正在产后恢复期的汪平安看到汪星汝开心不已:“汪医生,你在微信上给我发的产后注意事项非常实用,我现在注意清淡饮食,恢复得不错。”“那就好,有任何问题都可以随时打电话给我。”汪星汝微笑着回答。

  ……

  “现在是月初,我需要把上个月11个病历仔细核对后归档存入电脑系统。”刚完成随访工作的汪星汝,又马不停蹄地回到办公室开始处理一摞厚厚的病历和药品报销单。“来池州3年,我觉得基层医疗最大的变化是老百姓的医疗负担减轻了很多,尤其是医药费的开支。”汪星汝表示,她每次总是反复整理核对报销单中的所有信息,确保准确无误后及时录入电脑系统,做到大额发票报销按时打卡、小额发票报销提前垫付,让患者及时报销、及时治疗。

  “工作3年来,汪星汝没有出过一次数据报销错误,总是把工作完成得又快又好。”刘街卫生院院长章孟胜评价说。

  相较于卫生院里其他年轻同事,皖北姑娘汪星汝的家和工作单位距离最远。“其他同事基本上住在池州市区或者周边县城,周末有空都能回家歇一歇,汪星汝甚至连节假日也会留在卫生院,通常几个月才回宿州一趟。”比汪星汝小一岁的同事徐菲表示。

  “一个年轻人选择在山区工作,会感觉很孤独吗?”当笔者问到这个问题时,汪星汝笑着说,可能是之前在新疆当志愿者的经历,让她已经习惯了独处,内心变得更加强大。

  说起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青河县当西部计划志愿者的经历,汪星汝记忆犹新:“语言是最大的障碍。初到阿勒泰地区,当地牧民说的是哈萨克语,会说汉语的人很少。我说的话没人能听懂,他们说话我也听不懂。但是我能从眼神中感受到他们的善意和友好。”也正是这段经历,让她明白了偏远地区更需要年轻人贡献力量。

  远眺见山,近听闻水。如今,汪星汝已经把这个皖南小山村的卫生院当成了自己的家。在汪星汝看来,城市里医疗资源丰富、不缺专业人才,但在农村,村民们信任她、更需要她。“我有信心通过考试拿到执业医师证,在临床上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胜任卫生院的全科工作。我是从皖北农村走出来的,也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选择到农村发展。”谈及下一步工作打算,汪星汝语气坚定。

 

编辑:蒋云帆

新闻图集
热点排行榜
公众号
扫码关注  手机浏览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