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宏昌:按下红手印 过上好日子
土地,是严宏昌一生绕不开的血脉脐带。
严宏昌出生于1949年,与新中国同岁。1978年岁末的一个寒夜,他与其他17位村民一起贴着身家性命发起了“大包干”。“大包干”一石激起千层浪,拉开了农村改革的大幕。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凤阳县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严宏昌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
民以食为天,食从哪里来,是从土里刨出来的,土地对农民而言不只是生产资料,也是家庭归属的代名词。如今,严宏昌依旧习惯把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每天雷打不动地到自家承包的四五十亩地里转一转。“大包干之前我们住的都是泥巴墙破草房,下雨天外头下家里还下。”严宏昌回忆道,40多年前的凤阳县小岗村是出了名的“三靠村”——吃粮靠返销,生产靠贷款,生活靠救济。“泥巴房,泥巴床,泥巴锅里没有粮”,条件十分艰苦。每到农闲时节都有村民出去逃荒要饭。1973年,严宏昌背井离乡,外出闯荡。当时成年社员在外面讨饭不种地是要给队里交钱的,严宏昌每月就给队里交15元“管理费”,队里给他记上150分工分,能抵8元钱。从卖劳力开始,严宏昌在外面慢慢拉起了一支建筑队伍,揽下了一些工程项目。1978年,为了能解决吃饱饭的问题,队里把在外谋生的严宏昌叫了回来担任生产队副队长。但是刚接过担子的那一年,凤阳发生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几乎颗粒无收,村民更大规模地外出讨饭。
穷则思变,严宏昌想到“我们是农民,有土地有力气,为什么我们没有粮食,不要说对国家有贡献,连我们自己肚子也吃不饱。”为了吃饱饭,严宏昌等18位小岗村农民决定“铤而走险”,搞起“大包干”——“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他们在一纸分田到户的契约上摁下“红手印”,当晚,生产队的土地、耕牛、农具等按人头分到了各家各户,轰轰烈烈的“大包干”由此开启。“大包干”第一年,小岗生产队粮食总产13.3万斤,相当于1966年到1970年产量的总和,一举结束20多年吃国家救济粮的历史,并首次归还国家贷款800元。
如今,小岗村已经大变样,从40年前的“要饭村”变为今天的美丽宜居村庄。金秋时节,走在村里的友谊大道上,两侧的农家乐、特产店鳞次栉比,“大包干”纪念馆、沈浩先进事迹陈列馆坐落其中。当年见证“红手印”约定的茅草房成为了景点“当年农家”,依然还保留着原样,向世人传递当年“18个红手印”的激荡故事。
近年来,小岗村通过推动土地流转、农文旅融合、发展现代农业等,积极探索乡村振兴、农民持续增收之路。小岗村建设了5平方公里的省级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园,招引了一大批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入驻,让小岗农产品就地转化、身价倍增。同时,小岗成立旅游投资公司,搞起了文旅、民宿、培训、研学、电商等服务业,成功创建国家级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目前,小岗村已扶持培育农业合作社20个、家庭农场11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引进安徽农垦和北大荒集团,助力小岗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小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成为全国唯一以村命名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的时间节点上,与新中国同龄的严宏昌不禁感慨:“国家政策改变了我们农民的命运,过去住的破草房,现在家家住小洋楼,过去没有犁田的牛,现在实现了大型机械化,我们农民的日子是越来越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