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下的劳动者 | 车辆“大夫”的夏日保“煤”战
图为检车员钱磊正在仔细确认制动机缓解质量。 张建/摄
盛夏的皖北,烈日如火,大地仿佛被无尽的热浪紧紧拥抱。在这片被阳光炙烤的土地上,长三角地区最大的铁路货车枢纽编组场——阜阳北编组场,正上演着一场与时间赛跑的保“煤”战役。
7月23日,正值大暑,上午10时,阳光已变得格外刺眼。随着一阵悠长的机车长笛声,一列满载“电煤”的钢铁巨龙缓缓驶入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杭州北车辆段阜阳运用车间下行出发作业场的第9股道。这里,是电煤专列通往华东、华中各大电厂的“生命线”,而一群被称为车辆“大夫”的检修工人,正默默守护着这条生命线的安全与畅通。
“大家注意,9道电煤专列即将到位,我们必须争分夺秒,确保检修质量!”班组长张建手持几瓶冰镇盐汽水,穿梭在刚结束一轮检修任务的工友间,为他们送去一丝丝难得的“清凉”,同时布置着新的检车任务。这不仅仅是解渴的饮品,更是对战友们辛勤付出的认可与鼓励。
随着一声令下,四名车辆“大夫”如同接受使命的战士,迅速喝完手中的盐汽水,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他们身穿厚重的工作服,头戴安全帽,手持检车锤,开始在炎炎烈日下对电煤专列进行全方位的“体检”。
检车组长钱磊,一位年轻的大学生,此刻正全神贯注地检查着车辆的每一个细节。他身手敏捷,一手提起钩提杆,一手推动钩舌,进行“三态”试验,确保车钩连接稳固。随后,他又弯下腰,在车底狭窄的空间里灵活穿梭,检车锤每一次精准的敲击,都是对安全的坚守。汗水如雨,浸湿了衣衫,却丝毫没有减缓他工作的节奏。
阜阳运用车间,这个连接“两淮”23个煤矿、7家电厂的重要枢纽,面对夏季用电高峰的挑战,责任重大。为了保障电煤运输的畅通无阻,车间不仅选派了30名生产技术骨干深入电厂、煤矿一线,从源头把控安全,还成立了电煤车辆故障应急处置小组,以最快速度响应并解决突发问题。
在紧张的检修过程中,突发状况不期而至。钱磊在第46辆车检查时,发现闸瓦磨损严重,需要更换。然而,闸瓦插销却异常顽固,任凭他如何努力也无法拔出。时间紧迫,他不得不向班组长张建求助。张建迅速赶到现场,凭借丰富的经验和精准的判断,用撬棍巧妙地解决了难题,成功更换了闸瓦和插销。
这一幕,只是阜阳北编组场无数检修场景中的一个缩影。在这片被高温笼罩的土地上,车辆“大夫”们用汗水和坚持,书写着对职责的忠诚与担当。他们头顶烈日,身处“蒸笼”,却将“清凉”通过一根根铁轨,传递到了千家万户。这不仅是电煤的输送,更是对民生保障的坚定承诺。他们,是夏日里最可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