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网共建”服务城乡高质量发展
7月22日,在合肥市滨湖康园小区便民充电驿站内,市民刘凌使用移动充电机器人为爱车“续航”。这是合肥供电公司和合肥市方兴社区康园居委会联合建立的“社网共建”电力服务驿站为社区“量身打造”的服务举措之一,有力地破解了市民“充电难”问题。
2023年以来,合肥供电公司深化打造“合电领跑”服务品牌,通过和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分别联合构建“社网共建、村网共建、园网共建”等政企协同服务模式,不断推动传统供电服务业务更进一步融入政府综合服务范畴,持续提升供电服务品质,赋能城乡高质量发展。
“社网共建”延伸服务至“最后一百米”
合肥市瑶海区静安新天地小区的地下停车库属于人防工程,不能私自改建,新能源车主通常在地面安装私人充电桩。但是由于距离较长,需承担的个人资产“表号线”费用达千元以上。今年以来,瑶海供电分公司和合肥龙岗综合经济开发区海州社区居民委员会联合建立的“社网共建”电力服务驿站陆续收到了市民关于该问题的反映。
瑶海供电分公司积极与政府对接,在最短时间内从临近开闭所引出专用电缆,并在小区停车场内安装完成充电专用表箱。“现在的‘表后线’大幅缩短,长度不到30米左右,我需要承担的费用还不到百元,既方便又经济。”新能源车主张俊俊称赞道。
目前合肥城区目前共有低压电力用户235万户,分布于322个社区。为进一步延伸电力服务至社区网格“最后一百米”,合肥供电公司于2023年启动“社网共建”工作。通过与街道、社区居民委员会等单位签订共建协议,在社区居民委员会服务中心等场所设置实体电力服务站,电力客户经理“挂牌上岗”为市民提供家门口的服务。该公司还在社区网格微信群内引入“合电小云”智能机器人,24小时快速解答市民问题;电力客户经理定期和社区网格员走访特殊人群,提供上门办电、用电检查等延伸服务,协调跟踪、解决市民关注的“充电难”、“上楼难”等热点问题。
依托“社网共建”体系,合肥供电公司还进一步加快社区网格数据和电力数据的融合应用。“我们和供电部门联合建立‘包河区独居老人安全守护平台’,全天24小时对辖区571户独居老人开展用电数据监测分析。一旦出现较大用电量波动,网格员2小时内完成电话回访和上门服务。”合肥滨湖世纪社区智慧建设部副部长罗湄妮说。
截至今年6月底,合肥供电公司和全市60个街道的542个社区居民委员会签订“社网共建”协议书, 累计解决市民“上楼难”、“充电难”等问题1664件,真正实现了市民“办电不出社区”。根据计划,合肥城区所有社区预计将于今年底实现“社网共建”全覆盖。
“村网共建”助乡村发展更兴旺
“各位同学们,夏季遇到雷雨天气时,请一定不能停留在室外空旷区域。”长丰县杜集镇隆兴社区外出务工人群较多,每年寒、暑假期间,长丰县供电公司和隆兴社区共建的“村网共建”电力便民服务点都会开设托班,每天由返乡大学生、社区工作人员等轮流为二十多位留守儿童提供学习辅导和安全教育。服务点内还开办“老年厨房”,为当地60岁以上老年人提供便宜实惠的一日三餐。
隆兴社区以丘陵地带为主,无法实现自然灌溉,需长距离架设电力线路来驱动水泵。2023年,不少村民向“村网共建”服务点反映这一问题。长丰县供电公司第一时间改造超万米高、低压线路,将动力电送至田间地头,同时设立共享电表,大幅提升打水灌溉用电安全系数,有效降低每亩田灌溉成本达一半以上。
2023年以来,合肥供电公司聚焦农村社会发展新形势和百姓用电新需求,陆续和合肥地区的53个村民委员会联创共建,在乡镇或村级便民服务中心等地设置“村网共建”电力服务点。
围绕农业生产季节特点,“村网共建”电力服务点在春耕春灌、春季炒茶、夏收秋种等时节开辟了“绿色通道”,为农户提供快捷办电服务,工作人员上门为农户进行电力设施的全面巡查,同步消除问题隐患。“‘村网共建’电力服务点结合村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密切衔接项目不同阶段需求,超前做好用电报装等服务,提高接电效率。我们为用户‘量身定制’经济合理用能方案,落实延伸投资政策,节约办电成本,助力乡村经济发展进一步‘加速度’。”合肥供电公司营销部农电主管李金鑫说。
“园网共建”优化城市营商环境
安徽巢湖经济开发区是合肥市四大开发区之一,集聚大型企业436户。为了进一步优化电力营商环境,巢湖市供电公司和合肥巢湖经济开发区建设发展局签订共建协议,于今年3月18日正式成立合肥地区首个“园网共建”协作体系,进一步促进政府服务网格和供电服务网格的深入融合和互补。
巢湖市供电公司在安徽巢湖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内设置“筑巢”服务站,专业电力客户经理在站内驻点服务,为园区企业“零距离”提供业务咨询、“一站式”办电服务,大幅提高接电效率,让企业享受“免申即享”套餐式接电服务。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园区内高压用户平均办电时间缩短近20%。
在“园网共建”体系下,安徽巢湖经济开发区的电网规划纳入了开发区整体发展规划,巢湖市供电公司和开发区管委会每季度召开电网规划对接会,根据未来一段时期园区产业布局、电力负荷增长趋势等情况,超前升级改造电力设施,真正实现“电等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巢湖市供电公司和安徽巢湖经济开发区合作建立安徽省首个园区能源智慧运营中心,开发建立园区负荷管理运行平台,24小时不间断监控开发区内实时用能、新能源发电、用户负荷变化和电力供需等情况。“一旦出现较大负荷波动等情况,平台立刻报警,推送信息至电力客户经理和开发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手机端,我们在最短时间内联系客户了解情况,及时上门解决问题。”巢湖市供电公司副总经理李晓飞说。
截至今年6月底,合肥供电公司陆续和合肥地区的10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园网共建”协作体系,计划于2024年底实现全合肥地区“园网共建”全覆盖。
“园网共建”体系还进一步深挖节能降碳空间,为园区大型企业“量身定制”综合用能方案,进一步节约用能成本。“我们还将加快园区新能源汽车充换电网络建设,开展微电网、虚拟电厂等新业态落地,为大型企业提供绿电绿证等服务,全面打造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新园区。”合肥供电公司营销部副主任赵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