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1”,都是主角
2024-06-11 来源:安徽时评 分享

长三角三省一市在全国面积不到4%,2023年GDP规模却占全国比重24.4%。今年一季度,三省一市GDP达7.4万亿元,占全国比重约25%,主要指标在全国继续保持领先。

今年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六周年。

长三角三省一市在全国面积不到4%,2023年GDP规模却占全国比重24.4%。今年一季度,三省一市GDP达7.4万亿元,占全国比重约25%,主要指标在全国继续保持领先。

640.jpg

铜陵港长江横港港区船舶来往穿梭 过仕宁/图


一体化发展的累累硕果,与每个“1”息息相关。

“1+1+1+1>4”。一体化发展的累累硕果,与每个“1”息息相关,这个“1”,不仅是三省一市的每个省份,更是以主力担当、主角姿态融入一体化大潮中的每个人。

为什么这么说?

长三角一体化,不仅标志着三省一市合力打造区域发展共同体,更体现了一种全民参与、共同发展的理念。

一体化,意味着资源、人才、技术等要素在更大范围畅通流动。这一过程中,人人都是推动者。

公司总部在上海,生产基地在浙江温州、安徽合肥,于是,穿梭于长三角工作,成了上海凯泉泵业(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工业园技术副厂长杨志强的日常。

近日,在浙江,上海理工大学教授胡育佳正在向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嘉善实验学校的同学们介绍3D打印应用。

巴黎奥运会临近,球衣订单攀升,义乌国际商贸城的经营户温从见不仅把生产放在了成本更低、临近原料供应地和外贸中转地的浙江浦江县,还借助长三角内其他城市的海港和空港出口,把球衣销往全球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640_副本.jpg

客商在义乌国际商贸城内浏览商品 江汉/图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无论是企业家、科研工作者,还是技术工人,都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贡献力量。

一体化,也意味着文化、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更加均衡。民生之便、触手可及,人人都是受益者。

从长三角的“旁听生”、“插班生”变成“正式生”的安徽,受益最大,群众对“小确幸”的感知也更为明显。

5月31日下午,在上海工作的吕先生本以为要回家乡安徽淮北办证,没想到依托长三角政务服务远程虚拟窗口系统,在闵行区20分钟就办好了产权证业务。

今年初上海农交会上,黄山皖新徽三食品供应链有限公司销售负责人郑科马,忙着向顾客展示加热即食的臭鳜鱼预制菜。小小“土特产”成为带动安徽农民增收的“金钥匙”。

在安徽金寨的十万剧场,戏剧《立夏》正在上演,观众换上民国服装,沉浸体验红色历史。剧场负责人姜大远来自上海,他把上海的文化、品牌带到大别山,为安徽戏剧市场吹来一股新风。

一体化,还意味着生态环境共保联治。长三角,山水相连、河湖相通、生态相依,人人都是守护者。

作为长江流入长三角地区的“第一站”,安庆守护一江碧水责任重大。近几年,安庆农业农村局渔政执法人员在巡查中经常能看到江豚现身,这背后是群众对长江禁捕工作的践行和支持。

640 (1)_副本.jpg

“江豚小镇”景美如画 陈磊/图


南京、马鞍山两地部分毗邻区山林连片,森林防火压力不小。近年来,马鞍山市林业局局长承良杰见证了两地林业部门共同建设宁马毗邻区域森林防火网格化基础设施,也期待着进一步加强合作。

如果说,标准更统一、监测更完善、执法更有力,是政府层面的努力。那么,通过节能减排、联防联控、绿色共保,每个人都在为更高“颜值”的美丽长三角而努力。

共绘“一幅图”、共下“一盘棋”、共建“一张网”、共推“一卡通”、共治“一江水”……这是个人红利,也是相互成就。

目前,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已迈入“第二个五年”。安徽深度融入之路,不乏困难和挑战。比如,体制机制仍有障碍,皖北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较突出。

共建才能共享,集思广益才能共同破题。一体化过程长久而复杂、共性与个性兼容、分工与合作并行,没有旁观者的姿态和位置,需要每个人亲力亲为。

今年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关于持续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强调要始终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着力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点任务。

这样的战略性思考、制度性安排,不仅是政府层面的设计和规划,也是对个人的引领和要求。

“我们都是长三角人”,未来怎么做?

既然个人对一体化的感知,来自于生活的方方面面,那么对一体化的融入和推动也要全面深入。

640 (2)_副本.jpg

积极融入长三角医疗“一体化” 吕华/图


每个“1”都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妨问问自己,是否有创新的激情和积极性,为长三角科创版图添砖加瓦?是否有协调共进的共识,和“合伙人”分享知识经验?是否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自觉,坚持绿色低碳生活?是否能做到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个个都有开放心态?是否能与“好邻居”携手攻坚,共绘共同富裕美好图景……人人大胆开拓,“金点子”层出不穷,一体化就能不断“上新”。

每个“1”都要勇挑大梁、展现担当。交通线、数据网、共育圈、产业链,长三角一体化的每个环节,都离不开有志之士、栋梁之才。无论是政策制定、项目推进还是社会监督,每个人都应有主人翁意识,拉长“长板”、发光发热。各方提供更扎实的硬支持、创造更优良的软环境,让人人各扬所长、勇挑大梁,长三角就能“攥指成拳”,凝聚发展合力。
       每个“1”都要当下实干、谋划长远。任何一项伟大的事业,规划过程中,离不开决策者的高瞻远瞩、深谋远虑;实施过程中,离不开实干者的埋头苦干、接力传承。从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主动“走亲戚”到民间自发互动,处处涌动着共谋共治、共拼共赢的实干精神。以奋斗之姿、争先之志,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放到国家发展大局中去定位思考,放到引领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中去布局谋划,人人勇当“先行者”,就能抢抓机遇、顺势而上。

产业融了,交通融了,生态融了,人心也融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的精彩故事每天都在上演。

在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背景下,“长三角一体化,我是主角”,不仅是自信团结的宣言,更是责任和担当。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一篇大文章,要坚持稳中求进,一任接着一任干,不断谱写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篇章。”

640 (3)_副本.jpg

杭黄高铁入画来 周斯跃/图


“再+1!”怀着对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共同追求,长三角人的梦,一定会越做越大、越来越近,照进美好现实。

编辑:胡佳佳

新闻图集
热点排行榜
公众号
扫码关注  手机浏览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