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碧水东流至此“徽”
2021-08-24 来源:新华社 分享

安徽力保国土空间绿色转型的,是以“点”“线”“面”为代表的机制建设

       安徽力保国土空间绿色转型的,是以“点”“线”“面”为代表的机制建设

       “无中生有”式的循环经济在安徽多地出现,成为产业绿色转型的“增量”,而能耗高、排放大的传统产业作为“存量”,其生产方式也实现绿色转型

       与水为邻的沿淮百姓在战胜水灾、再造山河的过程中,开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李亚彪 程士华 陈尚营

       安徽黄山市太平湖风景区一景(2019年4月15日摄) 张端摄/本刊

       这里,是长三角西侧的生态屏障,用山水林田湖草护佑着中国发展强劲活跃的增长极。

       这里,是中部地区绿色崛起的重要窗口,致力于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区。

       这里,是长江经济带上的璀璨明珠,承担着重现“一江碧水向东流”的重要使命。

       这里,是“一带一路”重要腹地和枢纽,一间间“绿色厂房”向世界展示着中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雄心。

       安徽天生丽质。对于6100万安徽人来说,他们只是这一方山水的托管人,他们深刻认识到,自己必须传递好守护绿水青山的接力棒,绝不能做“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的事。

       安徽锦绣可期。从国土空间绿色转型、生产方式绿色转型,到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美好安徽”必定是发展高质量和生态高颜值的有机统一。

       国土空间绿色转型,在“卅”字型生态廊道下日渐清晰

        展开安徽地图,新安江、长江、淮河从南到北呈横卧的“川”字型,引江济淮工程则纵穿江淮分水岭,连通长江和淮河。

        2021年3月,江淮运河生态廊道建设正式启动。引江济淮不单是供水和航运工程,也是安徽省重大生态基础设施。安徽省引江济淮集团有限公司环保水保部负责人石义军介绍,这个项目将极大促进江淮地区生态改善,“一渠清泉干净水,一道靓丽风景线,一条生态经济带”将成为加快安徽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生态保障。

        同时启动建设的还有长江生态廊道、淮河生态廊道、新安江生态廊道,并称“四廊”。

        秉纲而目自张,执本而末自从。

        党中央提出要“实现中部绿色崛起”。安徽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地处中部地区“中部”,绿色转型更要从大处着眼、依大局谋划。

        6月25日,《安徽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公示。根据规划,空间战略上,生态优先的绿色江淮战略处于显要位置。生态空间格局上,除“四廊”外,规划还提出构建“一心”“两屏”“多点”的全域生态保护格局。

        “一心”即巢湖生态绿心,“两屏”是皖西山地生态屏障和皖南山地丘陵生态屏障,“多点”指各类自然保护地。

        安徽力保国土空间绿色转型的,是以“点”“线”“面”为代表的机制建设。

        亳州市蒙城县小涧镇小涧大桥引桥下,新翻的土地已经长出了小草。一个月前,这里还是一个建筑垃圾场,不远处就是淮河第二大支流涡河。

        “我们巡查发现问题后,上报到镇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站。”小涧社区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监督长闫峰说。一周内,社区清理了100多吨垃圾,随后又对土地进行了复垦。

        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监督长这个岗位,是安徽省在改革中出现的一个新生事物。省里在亳州、池州、淮北等地试点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监督长制度,监督长守护着生态环境监管“最后一公里”,努力形成全域排查、全过程监管的环保监督格局。

       “我们要在全市形成以基础环境监督长为‘点’,河长和林长等为‘线’,各级党委政府为‘面’的大环保工作格局。”亳州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张吉明说。

        生态环保领域的创新性改革,并非只有监督长制度。

        源于安徽,写入新修订的森林法并推广向全国的林长制,今年又有了新动作。

        自7月1日起,《安徽省林长制条例》正式施行,这是全国首部省级林长制法规。7月21日,安徽印发《关于深化新一轮林长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着重从完善“护绿、增绿、管绿、用绿、活绿”的协同推进机制、建立“林长+检察长”工作机制等方面求创新、求突破,标志着安徽省林长制改革进入新阶段。

        据安徽省林业局副局长齐新介绍,林长制改革以来,全省森林覆盖率实现了超过30%的历史性突破,森林面积、森林蓄积量相较改革前都有大幅提高。

        在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方面,安徽、浙江协同推进的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第三轮试点2020年圆满收官,为全国提供典范,今年试点工作正完善升级为新安江-千岛湖生态补偿试验区。

        新征程上,14万平方公里的国土空间,建设宜业宜居绿色江淮目标正逐渐清晰。

        2020年长江安徽段全线达Ⅱ类水质,流域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90%,为国考以来最好水平。“今年上半年,长江流域水质优良比例同比持续提高,干流水质持续保持为Ⅱ类。”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孙艳辉对《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说。

        据安徽省生态环境厅提供的数据,2020年,全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82.9%,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全省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3个百分点,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结果为优。全省PM2.5平均浓度首次历史性地降至39微克/立方米。

        生产方式绿色转型,在一座座“绿色工厂”车间里奋力起步

        一节节报废货车车厢进入自动化拆解生产线后,多台机器手臂协同操作进行切割。几十分钟后,庞大的车厢拆解完毕。这些报废材料,将被改造成农机具、五金件等。

        年拆解4000辆报废机车、客车、货车,处置12.5万吨报废钢轨和5.8万吨废金属……在马鞍山铁路物资循环利用高端智能制造产业项目基地,《瞭望》新闻周刊记者看到,这里有自主研发的自动化报废货车拆解生产线、报废钢轨处置生产线、报废客车个性化装饰生产线。“通过专业装备,铁路报废物资被改造,深加工为市场需要的应用型产品。”中铁物总资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夏阳说。

        中国铁路物资集团表示,他们将在马鞍山建立全国铁路系统报废物资数据库,并以此为起点,在“十四五”期间建成覆盖全国的铁路物资再生利用产业基地或园区,打造中国“绿色铁路”名片。

        这种“无中生有”式的循环经济在安徽多地出现,成为产业绿色转型的“增量”,而能耗高、排放大的煤炭、钢铁、水泥等传统产业作为“存量”,其生产方式也实现绿色转型。

        淮北矿业集团朔里煤矿曾被列入安徽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退出煤矿名单。为帮助朔里煤矿转型,淮北矿业集团与外地企业合资成立新公司,进军绿色环保的烟气处理产业。他们还抓住朔里煤矿优质高岭土资源优势,以陶瓷催化滤管作为产品依托,成功发展转型接续产业。

        铜陵因铜而兴、依矿建市。铜陵富鑫钢铁有限公司是安徽省排名前列的民营钢铁企业,公司投资7亿多元,主动对高炉实施提标升级等技术改造,能耗降低15%。公司总经理刘明秀说:“改造后燃料比下降明显,保守估计可从吨铁消耗560公斤标煤降至520公斤。”

        在水泥行业,海螺集团的数字化矿山已经成为绿色矿山的模范生。铜陵海螺矿山分厂负责人艾欣介绍,自去年数字化矿山系统投入使用后,有效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并实现PM10粉尘数据收集、分析、超标预警等功能,今年矿区PM10平均值较之前下降16.7%。“尝到绿色工厂甜头后,集团共有30多个矿山实施了数字化改造。”艾欣说。

        随着碳减排目标逐渐变为具体行动,如何让工业经济实现绿色发展,成为眼前现实课题。从皖北到皖南,从政府到企业,通过技术改造、结构调整等手段,给出了一个个具有开创性的开放式答案。

        这些传统产业实现绿色发展的同时,还带火了一批为其节能赋能的高科技企业。

        “和去年同期相比,公司今年订单增加100%,节能市场呈现井喷态势。”安徽沃弗永磁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总经理吴静说。永磁驱动技术是专门针对风机、泵类离心负载调速节能的突破性新技术。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力、冶金、化工等领域大功率电机的节能技改,节能率普遍可达20%至50%。

        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悄然发生

        在江淮大地,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才是高质量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底色。在生活方式上绿色转型,美好安徽才会有更好的生态保障和环境支撑。

        有“中国鹤湖”之称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池州市升金湖,每到候鸟南飞季节,就可以看到湖光山色之间,不时有水鸟起落、寻食。为保护这个国际候鸟迁徙廊道上的停歇地,当地放弃投资额数十亿元的多个项目,并拆除各类养殖围网,帮助渔民转产上岸,把这片水域重新交还给了大自然。

        “现在湖上实现了无网、无船、无人。”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焦士清说,“来这里越冬的候鸟从2000年的约3万只,上升到现在的10万只左右。”

        长江安徽段有“八百里皖江”之称,为实现“人民保护长江、长江造福人民”的良性循环,安徽省委把打造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作为生态文明建设一号工程,禁捕区内1.2万余艘渔船、3万多名渔民全面退捕,江中重现野生江豚群。

        为鸟让水,为鱼留道,还大自然以原真性和完整性,在安徽多地上演。

        引江济淮工程从跨安庆和铜陵两市的菜子湖通过,为了保护候鸟栖息环境,工程增加约3.5亿元投资,原设计方案进行大幅度调整:航道西移,远离鸟类集中分布区,并采取措施保障候鸟栖息滩涂面积;增设多个“鱼道”,保障长江与菜子湖、长江与巢湖等水系之间鱼类洄游畅通。

        人类上岸,也同样给水让路。

        淮河是新中国第一条全面系统治理的大河,与水为邻的沿淮百姓在战胜水灾、再造山河的过程中,也开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不断改变自身命运,与自然和谐相处。

        自2018年以来,阜阳加快行蓄洪区居民的迁建,数万人从“水口袋”中迁出,在确保生产生活安全、稳定的同时,行蓄洪区该有的生态功能也逐步恢复。行走在阜南县、颍上县沿淮两岸,一幅“水上漂的是水禽,水中游的是鱼虾,水下生的是莲藕,岸上走的是牛羊”的田园美景映入眼帘。

        城乡生活方式的改变,越来越成为更多人的习惯。

        滁州,城乡垃圾分类蔚然成风。在凤阳小岗村,村民每天早上起床后,都会把家中生活垃圾分好类,走出家门,小心翼翼地分放到不同垃圾桶中,不少厨余垃圾成了农田的有机肥。

        淮南,控能节能走进生产生活。在农村,政府为乡村大棚、畜牧养殖等传统煤烟炉供暖模式的用户量身定制电能替代方案,推进农业生产电气化。在市区,电动汽车充电、楼宇空调风冷热泵替换等项目陆续落地,全市公共机构人均综合能耗同比下降2.9%。

        宿州,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全市新建民用建筑项目全部按照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执行,建筑节能设计、施工图节能审查率达100%,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近七成比重。

        大自然多一分绿意,地球会少一份“碳”息。在向着绿色江淮目标的“皖”美转型路上,安徽从未停步,只争朝夕。


新闻图集
热点排行榜
公众号
扫码关注  手机浏览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