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为什么要重温这声“惊雷”
2021-06-21 来源:安徽日报 分享

六月初,小岗村外,小麦开始收割。


机声轰鸣,金色的麦浪翻滚。但小岗村很少有人关注到原野上的大丰收。这既因为小岗的土地大多已流转,交给大户和公司种植,更因为如今吃饱穿暖早已是寻常事。粮食很重要,但人们不再为它担忧。


翻天覆地的巨变,起点是40多年前小岗人用18个红手印,按响的中国农村改革那声“惊雷”!


2016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到了小岗村。总书记有两句话,让人印象很深。


第一句,“当年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变成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成为中国改革的标志。” 这句是回顾历史。


第二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今天在这里重温改革,就是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改革开放不停步,续写新的篇章。这句是畅谈希望。


1.jpg
18个红手印

40多年前的冬夜,寒意逼人,18位饥肠辘辘的农民,以“托孤”的形式立下生死状、按下红手印,签订了“大包干”契约。自此,中国农村改革正式拉开大幕。今天,这个历史性的时刻在大包干纪念馆里定格成一幅画卷。6月3日,记者来到这里,看到馆内一头一尾两幅壁画。打头的,正是按“托孤”手印的画面。


这就是总书记感慨的,“当年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   


2.jpg
部分大包干带头人合影

今天,我们饿了随时可以吃。但40多年前的人能每天吃饱饭,想吃几个馒头就吃几个、想吃几碗米饭就吃几碗,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


为了一顿饱饭,18个人冒的是“杀头的危险”。


大包干,简单来说就是三句话:“交足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的全是自己的”,这突破了当时的体制和思想。早在1956年,浙江温州的永嘉县就尝试过包产到户。但是发起人特别是负责的干部被处分。所以说,“大包干”确实是贴上了身家性命,冒了天大的险。


石破天惊,农业活力迸发。此后四十多年,粮食产量节节高,2020年全省粮食生产实现“十七连丰”,总产达803.8亿斤。


3.jpg
多年后,部分大包干带头人合影留念

在更广大和深远的领域,小岗村农民按下18个红手印之后,中国农村改革的脚步,再也没有停歇。从“大包干”,到农村税费改革、农村综合改革,再到以农民和土地关系为主线的新时期改革,安徽始终站在农村改革的潮头,树立起中国农村改革的标杆。作为中国农村改革的“试验田”,“安徽经验”播种、收获于江淮,一次次走向全国。


4.jpg

小岗村旧貌新颜

但今天重温惊雷,并不是要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而是要寻找继续突破的智慧和勇气。


“父辈们的大包干解放了生产力,掀起了改革浪潮,我们呢?”——在小岗村有一个名为“小岗青年创业交流”的微信群,群里是小岗18位“新带头人”,他们常常有这样的讨论。小岗村党委副书记严余山是群友之一,他是“大包干”带头人严宏昌的儿子。在外打拼多年后,2014年他辞掉了收入颇丰的工作,全身心投入家乡发展。“纪念父辈最好的方式就是继续改革。”严余山说。


6.jpg

严余山


今天,不管是在小岗村,还是有着2000多万农民的安徽,温饱不是问题,但更多更大的问题需要解决。回到文章开头总书记的两句话,这些年安徽始终牢记嘱托,将各项改革推向深入。2016年至2020年,小岗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6169元跃升至276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从680万元增长至1160万元,真正实现了从温饱向全面小康的跨越。


7.jpg

从人力耕作到现代产业园

2021年,历史的车轮驶入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衔接的关键节点上。征途漫漫,改革依旧是克服艰难险阻,开路前行的法宝。今天再听这声惊雷,能听到什么?


回望自“大包干”以来的安徽改革历程,至少能带给我们这样的启示:要始终树立强烈的危机意识,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始终树立强烈的创新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保护农民权益出发,勇于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始终树立强烈的群众意识,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稳定关系,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推进改革的强大合力;始终树立强烈的市场意识,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保改革正确方向,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8.jpg

大包干带头人之一的关友江“触网”,带货直播。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回望来路,风雨兼程一百年硕果累累;展望未来,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不忘初心,汲取力量,安徽必将在永不停步的改革开放中,续写新的篇章。


这正是不断重温这声惊雷的意义所在。




新闻图集
热点排行榜
公众号
扫码关注  手机浏览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