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7月15日晚,第四届安徽工会“阳光少年”夏令营在少年们合唱《我和我的祖国》的歌声中落幕。40位来自全省各地的农民工子女、困难职工子女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子女,经过近一周的朝夕相处,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
本次夏令营活动内容主要包括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户外科学实验为主的科技实践,以及陶艺课、羽毛球课、中国书画课等国学、艺术、体育启蒙教育。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子女首次入营
“瓷器是在绘制和上釉之后才开始烧制的,烧制方法有电烧和气烧,这当中涉及化学中的氧化和还原的知识……”第一天的陶艺课上,老师的精彩讲解吸引了很多同学的注意力。
亲手拉坯对于第一次参加夏令营的胡建安来说格外新奇,他开心地向周围的同学展示自己的作品,“这是我用了半天时间制作出来的劳动成果,非常有纪念价值,我决定给它取名‘小碗’。”
即将上九年级的车兴裕,她的妈妈是一名外卖员,平时工作比较忙,放暑假陪伴她的时间比较少。对于陶艺的喜爱让车兴裕放下了最初的那份拘谨,课上她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并主动向老师了解庐窑的AR科技,“在夏令营,我认识了许多朋友,学到很多知识,也能让妈妈放心。”
这里有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这里有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此次夏令营安排了参观合肥科技馆、合肥劳模工匠馆、渡江战役纪念馆和安徽名人馆等多项实践活动,孩子们纷纷发出感慨,领略到了现代科技的魅力和历史文化之美,开阔了他们的视野。
即将上九年级的田嘉琦对合肥劳模工匠馆的印象最为深刻,她还记得第一眼看到的是一行红色大字:“劳动创造幸福,实干创造伟业”。她跟在带队老师的身边,将整个场馆都认真看了一遍。“在这里,我看到了很多劳动模范的先进事迹,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自己的父母,他们每天都在辛勤地工作,他们的劳动成果来之不易。”田嘉琦对现在的生活倍感珍惜。
共同绘制一幅向阳而生的长卷
即使天气炎热,也难挡阳光少年们对户外生物实践的兴趣。他们一边听着老师操作讲解,一边紧盯着面前的玻璃容器,仔细观察其中的生物反应,为每一种不同生物带来的不同反应感到惊奇。
在国画课上,车兴裕与九位组员,以生物多样性的实验为灵感,小组齐上阵,“你负责构图、我负责着墨”,大胆绘制了一幅长卷——《塘》。《塘》构思精巧、画面生动,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赞赏,最终被大家评为小组一等奖。
从第一天报到的羞涩腼腆到主动问好,从缺乏信心到敢于展现自己,在一系列的互动交流中,孩子们学会了互相帮助、团结合作,收获良多。“希望我们一起向阳生长,从每个当下做起,为祖国的美好未来贡献一份属于自己的力量。”黄山市高一学生施贵芳在结营仪式上发表了自己的感言,得到了在场阳光少年的掌声共鸣。